新华社 | 69岁大爷急了!“帮我调一下电视嘛,看直播……”
“帮我调一下电视机嘛
看直播”
9月3日,阅兵当天
一位网友在山上被一位大爷拦住
请求网友帮他调试电视
“在哪里?”
“在前面烈士陵园里头”
接下来的一幕
让无数人眼泪夺眶而出
…… 网友开车捎上大爷
一起来到了当地烈士陵园
刚进陵园就看见
一台电视机
放在了烈......[更多详细]
九三胜利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金句来了!
......[更多详细]
九三阅兵超全观看指南,请收好!
......[更多详细]
新华述评|为人类和平发展铸就新的历史丰碑
新华社记者时间的巨流,总会在历史转折处,镌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2025年9月3日,一个重要而光荣的日子辉映时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这是全人类共同铭记的时刻,是和平与正义的伟大庆典。抚今追昔,历史深处仿佛传来炮火的轰鸣与胜利的欢呼。......[更多详细]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更多详细]
“9·3”阅兵看点,一图速览!
中新网9月2日电(钟新军)2025年9月3日上午,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阅兵活动,大国军阵也将再次以威武雄壮之姿亮相长安街。强军步伐铿锵,铁血荣光永续。这次九三阅兵,有哪些值得特别关注的精彩看点?又有哪些新锐装备首次受阅?接下......[更多详细]
历史“深”一度·你的名字 我们的路
AI还原抗日英烈牺牲前的场景,瞬间泪目!当成本华从容赴死、露出轻蔑的微笑;当赵一曼在临刑前,给孩子写下“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当杨靖宇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他们用生命,换来我们今天走过的每一条路。今天的“一曼街”“陈怀民路”,就是他们生......[更多详细]
“中华民族”这四个字,我们重新读懂!
1937年9月,一位名叫王者成的中国父亲把这面“死”字旗交给即将上战场的儿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头目板垣征四郎口出狂言,中国不过是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加上国家这一名称而已。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令侵略者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名字,让越来越多中......[更多详细]
壹视界丨“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5098个日夜,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锻造了从九原板荡、百载陆沉走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拐点。回望来路,一簇在民族危亡之际燃起的精神之火,灼穿沉沉暗夜,点燃胜利曙光。眺望前路,唯有赓续激扬伟大精神,才能闯关夺......[更多详细]
如果有人要问,我们在纪念什么
80年光阴流转 亲历过抗战的人日渐稀少那段硝烟中的历史我们为何必须反复讲述永远铭记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演讲《我们在纪念什么》让我们一起回望那段山河破碎却又众志成城的岁月在历史的回响中感受一个民族的坚韧、不屈与担当纪念,为了铭记 1937年8月28日成千上万的平民......[更多详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见面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今天举办第三场记者见面会。 见面会邀请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5位国际友人,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法国医生贝熙叶之子贝石涛,苏联元帅瓦・伊・崔可......[更多详细]
重磅微视频丨永不磨灭的丰碑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更多详细]
时政镜距离|英雄之路——承载历史,通向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
一条条以英雄命名的道路
化作嵌入城乡的红色血脉
涌动着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
又似守护航向的灯塔
照亮如砥来路,指引光明前程兆麟公园里,繁花似锦
簇拥着将军的雕像
晨曦穿过......[更多详细]
无名
他们的名字未刻进青铜只把血渗进每一寸焦土 当炮火啃噬中国的版图无数个“没有名字”的脊梁撑着破碎的国土,未向黑暗低头 他们前进时风里飘着他们未写完的家书字里行间是母亲的白发是村口那棵没来得及告别的老槐树可枪声砸断了笔尖他们攥紧枪托,把牵挂压进发烫的枪管对准豺狼的咽喉 他们......[更多详细]
胜利!
80年前的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今天,人民日报推出中英日三语种主题片《胜利》。此刻,共同传递:珍视和平,命运与共,开创未来,吾辈自强!......[更多详细]
重磅!任仲平来了
为什么中国能够取得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什么“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是历史昭示的伟大真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推出任仲平文章指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中有深刻答案。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mdash......[更多详细]
九三阅兵安排(详细版)
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盛装以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即将在9月3日举行。大会包括约70分钟的盛大阅兵。组织首都天安门阅兵,是国家重大纪念日阅兵的制度化安排,是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阅兵活动有怎样的具体安排?阅......[更多详细]
“中华民族”这四个字,我们重新读懂!
1937年9月,一位名叫王者成的中国父亲把这面“死”字旗交给即将上战场的儿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头目板垣征四郎口出狂言,中国不过是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加上国家这一名称而已。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令侵略者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名字,让越来越多中国人......[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从陕南山区走出的抗日部队
□ 李在安20世纪30年代中期,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在秦岭南麓的安康、商洛和汉中接合部的10余个县的边界地区,活跃着一支革命队伍。这支队伍在何继周(后改名何振亚)、沈启贤的带领下,打土豪、分田地,与地方反动武装搏斗并逐步发展壮大,由中共西北特别支部命名为陕南人民......[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铁血丹心映青史——台儿庄战役57人敢死队队长王范堂的故事
记者 周健 “我父亲是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队长。在台儿庄战役的关键时刻,他率领的57人敢死队,消灭了占领西北角的敌人,打通了大会战部队之间的联系。”在谈起抗日战斗英雄的战斗事迹时,1956年出生定居在汉中市的王范堂的二儿子王春宣如是说。王范堂是石泉县后柳镇人,先后参加了卢沟桥防御战......[更多详细]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原标题: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习近平主席指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更多详细]
习近平: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9月1日下午,“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中方将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很多同事都将出席。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勇担大义、笃行大道,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更多详细]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文艺晚会将于9月3日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9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当天晚上8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更多详细]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中国人民创造的二战救援奇迹
80多年前,十余架空袭东京的美军轰炸机在中国境内迫降,75名美国飞行员命运未卜。无数素昧平生的中国人挺身而出,展开了一场生死救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你揭开中国人民创造的二战救援奇迹,感悟穿越时空的人性光辉。日本......[更多详细]
学习时节|铭记历史启示,总书记关心抗战遗址保护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我国不断推进抗战遗址及纪念设施的系统性保护修缮,让遗址遗迹在铭记历史、警示未来中发挥更深远的价值。8月29日,国家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对两处留存侵华日军罪证的遗址的保......[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杨建安抗战主题个人收藏展对外开放
本网讯(实习记者 张晶晶)8月20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建安个人收藏展”在市群艺馆一楼展厅开幕。300余件珍贵历史藏品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本次展览由红色收藏家杨建安精心策划,展品涵盖抗战时期的报纸、画册、地图、照片等......[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童长荣:白山黑水间谱写青春壮歌
长江之畔的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正在修缮中的童长荣故居门扇轻响,好似仍在等待无数次推开它的游子归来。“待赶走日寇,定回家陪母亲看长江水……”光阴流转,这份对家乡的思念定格在他战斗和牺牲的吉林省汪清县,定格在村与街道的名字中,定格在童长荣红军小学的琅琅书声里。19......[更多详细]
历史的回响|铭记血与火铸就的深情
格伦·本尼达,是一名美国飞虎队队员;在湖北监利,有一个以“飞虎队”命名的村庄。抗日战争期间,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将这名美国青年和中国村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据统计,飞虎队援华作战期间,2000余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遇险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1942年日军截断......[更多详细]
学习手记 | 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个个以国之名缅怀英烈的庄严时刻,国歌一次次铿锵奏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诞生于抗日烽火的《义勇军进行曲》,激荡着每一名中华儿女的心房。......[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石嘉植: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
新华社记者 李亚楠陕西省富平县烈士陵园,初升的朝阳照耀着一方方沉默的石碑,烈士石嘉植的塑像矗立在广场上,面容沉静,眼神深邃,仿佛能瞬间将人带回那段革命岁月。石嘉植1918年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薛镇盘石村,16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西安省立第一中学学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向山海......[更多详细]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抗战纪念地系列·临沂篇
巍巍沂蒙山,铭记着厚重的革命历史。临沂,这片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红色热土,矗立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2013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专程来到这里,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深情参观沂蒙精神展,重温那段烽火岁月,并亲切会见当地先进模范和支前模范后代代表。从......[更多详细]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进民族复兴伟业
原标题: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进民族复兴伟业——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站在北京西南的卢沟桥上,永定河静水流深,蜿蜒而去。极目远眺,高铁列车往来穿梭,开向远方。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一个声音更加响亮:历史因铭记而永恒,正义因捍卫......[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巫恒通:英勇不屈、绝食明志的新四军团长
新华社记者 刘宇轩在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柘溪村,青山翠谷环抱中,巫恒通烈士故居坐落于此。经修缮开放后,这座百年老屋已成为当地红色精神的地标。主屋内,一尊半身雕像定格了烈士的容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如昔,书生的儒雅与战士的刚毅融为一体。不少参观者在此驻足,感受着穿透时空的力量。......[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陈翰章:铁骨铸英魂的“书生战将”
新华社记者 金津秀出伏后的东北暑气渐散,吉林敦化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的笑声飘远。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似在凝望这群奔跑嬉戏的少年。从校园走向战场,以笔为戈亦以枪为刃,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浴血鏖战,直至以身殉国——他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百年风雨铸丹心
记者 周健 通讯员 潘定安在宁陕县的静谧山乡,居住着一位跨越世纪风雨的传奇老人——周观连。8月13日,当我们走进他入住的公寓,很难想象这位精神矍铄、耳聪目明的老者,已走过整整100年的人生历程,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他的生命轨迹,如同一部浓缩的时代史诗,镌刻着家......[更多详细]
陕西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8月22日,99岁的我省抗战老战士刘炳荣佩戴国家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本报通讯员 吴宽宏摄8月23日,记者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全省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老干部门及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国资委近日陆续看望慰问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更多详细]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抗战纪念地系列·卢沟桥篇
......[更多详细]
习语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国将隆重举行纪念活动。9月3日上午,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白乙化:投笔从戎 战死杀敌场的抗日英雄
新华社记者 赵洪南“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如能战死在抗战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在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石厂峪村的白乙化故居,一群小学生围坐在一棵与烈士同龄的枣树旁,听讲解员娓娓讲述着抗日英雄白乙化在国破家亡时发出的铮铮誓言和他的抗日传奇。白乙化,字野......[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董毓华:投笔从戎、身先士卒的抗联将领
新华社记者 龚联康暑期接近尾声,记者来到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英烈董毓华的故乡湖北蕲春走访。“9月开学后,我们打算让学生自己讲董毓华烈士的故事,边讲边学,这样体会更深刻。”蕲春县毓华中学校长田晨晔说。毓华中学原名狮子初级中学,后为纪念烈士董毓华更名。步入校......[更多详细]
学习新语·抗战|巍巍沂蒙 军民情深
这是一段壮怀激烈的烽火岁月这是一场涅槃重生的伟大征程14年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学习新语”栏目推出抗战系列报道跟着总书记走进抗战纪念地重温撼人心魄的民族记忆传承历久弥新的抗战精神 本期走进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回望沂蒙烽火见证军民情深统筹:黄庆华 周年钧
记者:叶婧......[更多详细]
心相近|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铭记拉贝的选择
新华社柏林/南京8月20日电 “中国人民纪念拉贝,是因为他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托马斯·拉贝把习近平主席对爷爷约翰·拉贝的这句评价,印在自己著作《拉贝与中国》首页。“这是至高荣誉。”托马斯告诉记者,自己访华已近20次,每次都深深体会到中国人民对拉贝的深厚感情......[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土岭战斗:八路军诱敌深入毙敌酋
新华社记者 苏凯洋立秋时节,记者来到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银坊镇黄土岭村,一座“垂青亭”矗立于村南山顶,亭内石碑上“雁宿崖黄土岭战役胜利纪念碑”几个青色大字。站在山顶向西南望去,黄土岭村口依山势而书的一行大字映入眼帘:“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自......[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平利抗战老兵赵玉先的故事
......[更多详细]
【讲习所·抗战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本期导读】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上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中国人民抗战进程中,许多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际人士来到中国,帮助危难中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爱国将领柳树人:血洒他乡护国门
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在贵州省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校史馆里和教学楼走廊上,可以看到不少印有先烈英勇事迹的宣传展板,1942年牺牲于滇缅抗日前线的柳树人是其中之一。柳树人,1905年出生于贵州安顺,1926年4月至1927年8月在黄埔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参加过保定战役、台儿......[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碧血丹心映长空
编者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虽已过去80周年,但仍然值得亿万中国人永远铭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生动的教科书。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本刊刊发的《碧血丹心映长空》一文,以安康机场为主线,揭开一段安康人民以血肉之躯筑就空......[更多详细]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刘云彪:屡建战功的骑兵团长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露潭村内,坐落着一座青砖黑瓦的客家古民居,墙上的红色标语仍清晰可见。这里是我军骑兵部队的早期创建者之一、晋察冀军区骑兵团长刘云彪烈士的故居。刘云彪出生于露潭村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以撑船、务农为生。1929年至1931年,刘云彪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中国共......[更多详细]
心相近|“看到一个新的中国”——追寻乔治·何克的足迹
新华社伦敦8月17日电 80年前的夏天,英国青年乔治·艾尔温·何克病逝于甘肃山丹,没能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时刻。作为记者,他留下对中国抗战的大量报道,他的著作《我看到一个新的中国》至今被人们铭记。他以“为中国的黎明培育新人”为目标参与创办的学校,......[更多详细]
学习新语·抗战丨烽火乱世 弦歌不辍
这是一段壮怀激烈的烽火岁月这是一场涅槃重生的伟大征程14年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学习新语”栏目推出抗战系列报道跟着总书记走进抗战纪念地重温撼人心魄的民族记忆传承历久弥新的抗战精神本期走进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追忆弦歌不辍的艰苦岁月感悟薪火相传的联大精神......[更多详细]
共 143 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安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