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祝志山
今年以来,汉阴县观音河镇的党员干部从群众身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入手,用一个工具箱、一双巧手,轻车熟路地为独居老人修水龙头、剪头发……
这些细微处的关怀,如今正在观音河镇的各个村落汇聚成一股暖流。这些变化的背后,源于该镇创新推行的干部包户“八必看马上办”工作机制。
在观音河村村民蒋孝平家中,党支部书记丁涛正熟练地帮他更换老化的水管阀门。“以前这种小问题,外面的师傅嫌活小不愿来,我自己又弄不好,真是发愁。现在好了,一个电话,党员干部就带着工具箱上门,不收一分钱,手艺还特别好!”蒋孝平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在他们手中,印有“便民服务”的工具箱格外醒目,钳子、扳手、测电笔、螺丝刀等一应俱全。这支由基层党员干部组成的服务队,利用走村入户和工作间隙,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用“多跑腿”换来群众的“少烦心”,用“小技术”解决群众“大麻烦”。
“以前理发得专门跑到县城,腿脚不便,来回不仅要花半天时间,还得掏60块钱。现在好了,每月村里都有固定理发日,太方便了!”刚理完发的罗家保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脸上笑容不断。
面对党员干部在入户走访中发现的留守、高龄老人理发难的问题,该镇并未止步于记录,而是积极整合资源,通过公益性岗位聘请一名理发师,轮流到各村提供免费理发服务。除了定期开展巡回免费理发服务,还依托集镇水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场所,设立了固定的“爱心理发室”,配备基本理发设施,并公示服务时间,方便村民随时前来。这种“流动+固定”的服务模式,既照顾到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也确保了服务的持续与稳定,实现了理发服务全覆盖、无死角。
从帮助村民维修水管、家电到解决理发难,一件件看似琐碎的小事,正是“八必看马上办”机制的生动写照。“八必看”从穿衣吃饭、住房出行到通讯娱乐、邻里环境,涵盖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党员干部用一次次弯腰、一双双巧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马上办”不止于一句口号,而是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