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汉滨
百年老宅焕“新”生
2025-09-23 10:21:56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肖占田ykk安康新闻网

推开坐落于汉滨区坝河镇熊家院子那扇厚重的木门,门轴发出深沉的“吱呀”声,仿佛诉说着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有300余年历史老宅的岁月故事。ykk安康新闻网

ykk安康新闻网
修缮后的熊家院子ykk安康新闻网

ykk安康新闻网

门楣之上额书“耕读传家”四字,墨痕间藏着田园躬耕的质朴悠远,也映照着文脉绵延的家风传承,透射出中国人“半耕半读、安身立命”的生活哲学。阳光透过雕花的木窗棂,在青石板铺就的天井里投下细碎的光影,初秋的空气中弥漫着老木头与新漆料混合的独特气息——这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新生的味道。ykk安康新闻网

站在天井中央,抬眼望去,院落借山形为骨,巧构布局,不经意间彰显出顺势而为的匠心和意趣,中轴线由东向西院坝、前厅、天井及厢房、正厅,3阶错台,层层递进,蕴含“步步登高”之意。天井南北各有厢房3间,院内廊宽2.4米,6根直径为0.18米的木柱上接檐檩下承青石雕花柱础,板壁檐墙为木雕通体隔扇门窗。拾9级青石台阶而上,正房面阔5间,为6扇木雕隔扇门,上浮缠枝花纹、花鸟龙纹、人物故事等镂雕图案,尽显匠心和精巧;堂门向内缩进1.6米,呈塽堂子格局,各有一小门进出南北次间,整体格局内敛而紧凑,是典型的陕南传统庭院式民居。ykk安康新闻网

一阵清风拂过,飘落几片枯叶,将笔者的思绪带回9年前“老院子”普查时的情景:正房的土墙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夯土;厢房的木梁被虫蛀得坑坑洼洼,窗户纸早已不见了踪影;院子里的青石板缝里长满了杂草,连那扇木门都歪斜着,显露出风雨刻下的沧桑姿态。2017年,为守护汉滨区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后人得以触摸岁月肌理、感知往昔温度,汉滨区住建局牵头编著《安康老院子》,书中收录熊家院子等院落,以镜头和文字定格其营造记忆与精巧构件,以数字建模复原院落整体风貌,让那些沉淀在砖瓦间的智慧和故事,得以在现代技术中留存、焕新,供后人回望与品读。ykk安康新闻网

门外老者的一声招呼打断了笔者的思绪,他是邻院的一位老人,如今成了这里的“守护者”。交谈中,老人唏嘘不已,连称:“好事情!好事情!不容易!不容易!”见证了保护修缮全过程的他指着屋顶说:“当时工匠们可是费了大劲,先是拍照,再对照修复,有的地方腐朽严重,很难上手,为了更换梁和檩条,先把上面的瓦全部揭下来,把朽了的换掉,再一片片把瓦铺回去,每一片瓦都得对齐,不然下雨天就麻烦了,这种土坯房最害怕漏雨。”老人嬉笑道:“修好之后颜色和感觉都和原来一样,更结实耐用。”看着眼前重现容颜的雕花窗棂、再现光泽的梁柱、拂去尘埃的青石板路,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气氛充斥着沉寂的老宅。ykk安康新闻网

2022年,汉滨区成为首批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汉滨区住建局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履职尽责的初心,同步启动了“拯救老屋行动”,其间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技术指导和工匠培训,持续推进宣传引导,群众热爱传统、保护传统的意识和氛围日益浓厚。探索出的“三个一点”(产权人集一点、社会捐一点、政府补一点)保护修缮资金筹措模式,不断实践拓展。政策性农房保险助力传统建筑保护的做法入选住建部可复制经验清单。同时,锻造凝聚了一支集文化挖掘传承、古建保护修复、传统手工艺人等方面45人的技术骨干和工匠队伍。ykk安康新闻网

如今,在“老屋拯救行动”的守护与雕琢下,汉滨区10处保护修缮后的传统院落,褪去沧桑,重焕生机,成为连接过去、走向未来的独特风景。ykk安康新闻网

 ykk安康新闻网

ykk安康新闻网

责编:王慧芳|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