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崇爱
清晨推窗,一阵微风拂过,猝不及防的香气霎时涌入——安康的桂花,就这样在一个不经意的早晨悄然绽放了。妻子惊喜地凑到窗前,努力呼吸着这期待已久的芬芳,我们相视而笑,想起去年此时,多少人曾在桂花树下徘徊,期盼着能在绿叶丛中找到那些小小的花苞。
今年的桂花似乎比往年更懂得撩拨人心。它不张扬,不喧闹,只是静静地绽放,然后以香气宣告自己的存在。这淡雅的清香,不浓不艳,却能够穿透尘世的喧嚣,直抵心灵深处。难怪李清照曾赞叹:“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古代文人之所以对桂花情有独钟,大抵是被它这种不事张扬却自有风骨的品格所折服。
漫步街头,无论是在我居住的小区,工作的单位,还是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桂花总是如影随形。金桂如霞,丹桂似火,银桂若雪,各具风姿却又和谐统一,恰如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
中秋将至,桂香愈浓。这种仿佛与生俱来就与节日捆绑的花卉,早已成为团圆与思念的象征。古人云:“冷露无声湿桂花”,那被秋露打湿的何止是花瓣,更是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倘若中秋无桂,便少了那份“斫去桂婆娑”的诗意,缺了那缕连接古今的情思。
桂花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蕴远超一般花卉。自古科举制度中,折桂象征着功成名就;文人墨客笔下,桂花代表着高洁品格;民间传统里,桂花寓意着美好吉祥。这种小小的花朵,承载着中国人对崇高、美好、吉祥、忠贞的全部想象。
然而,桂花的珍贵不仅仅在于它的文化内涵,更在于它与我们生活的交融。在安康,桂花是城市的呼吸,是岁月的见证。汉江畔,张岭上,城道边,桂花年年绽放,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与传承。
或许我们应当学会像桂花一样生活:不必耀眼夺目,但求内在芬芳;不争一时之艳,但求四季常青。在这个追求速成与表象的时代,桂花的品格显得尤为珍贵——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不需要张扬,自有知音会闻香而来。
夜深人静时,我喜欢独自在桂花树下驻足。昏黄的路灯下,斑驳的花影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清香。这一刻,世界变得简单而纯粹,所有的烦恼仿佛都被这香气净化。我想,这就是桂花最动人的力量——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学会感受平凡中的美好。
桂花还会继续绽放,年复一年。而我们,是否也能如桂花一般,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属于自己的芬芳?每朵花都有自己的季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重要的是能否守住内心的那份宁静与高洁,让生命如桂花般,不求显达,但留清芬。
当秋风再起,桂香满城,愿我们都能记得停下脚步,深深呼吸,让这穿越千年的芬芳,洗涤我们被尘世沾染的心灵。因为桂花深处,不仅是安康,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片最初的纯净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