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原声|歌声献给党 |
分享到: “七一”将至,有哪些旋律在你的耳畔回响,触动你的心弦?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宴会。宴会结束,总书记即将离席,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更多详细] |
|
天天学习|他们的样子 |
天天学习 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是为了做好一件实事执着坚守,是服务群众时尽心尽责。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样子都与党的形象、党的作风、党的声誉紧密关联,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习......[更多详细] |
|
|
|
学习手记|“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 |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南湖......[更多详细] |
|
追光的你|光耀初心,总书记点赞的榜样力量 |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涌现出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他们坚守初心,不懈奋斗,成就了党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点赞多名党的好干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在庆祝中......[更多详细] |
|
|
|
天天学习|习近平心中的抗战英雄 |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从无......[更多详细] |
|
学习手记|领航中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 |
“七一”将至,有哪些旋律在你的耳畔回响,触动你的心弦?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宴会。宴会结束,总书记即将离席,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悠然响起......[更多详细] |
|
天天学习|习近平心中的“大学之道” |
天天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引用这句古语,勉励莘莘学子。儒家强调的“大学”,指大人之学、君子之学,是走向人生大道的学问。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意在勉励青年......[更多详细] |
|
|
看图学习·追光的你丨和总书记一起向他们致敬! |
“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千百万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就是我们党的光辉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深情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表扬和肯定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党员,......[更多详细] |
|
天天学习|这套大型历史丛书 习近平亲自作序 |
天天学习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出版界一大盛事——《复兴文库》出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部卷帙浩繁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时间跨度百余年,最早展陈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更多详细] |
|
学习·故事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
今年6月25日,迎来第35个全国“土地日”。“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总书记对土地饱含深情。五十多年前,他在陕西延川梁家河插队时,就带领村民们向山沟“要”耕地——“你说咱梁家河为啥穷?为啥吃不饱......[更多详细] |
|
|
|
学习·知行丨守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
今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保护耕地、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更多详细] |
|
|
一见·站在历史的坐标前,我们如何凝望未来? |
一则消息,让人们深情回望10年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重若千钧:“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则消息......[更多详细] |
|
|
天天学习|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 |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十四五”期间,我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视耕地为粮食安全的重......[更多详细] |
|
学习新语|“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
今年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看得很重,他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策划/制作:陈舒 ......[更多详细] |
|
时习之丨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 |
今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利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hel......[更多详细] |
|
|
|
|
|
|
一习话|“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农村,看庄稼长势、问百姓收成,始终牵挂着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深刻指出保......[更多详细] |
|
|
|
|
习语回响丨不断揭开三星堆的秘密 |
温暖嘱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更多详细] |
|
习言道|丝路友谊 偕行致远 |
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应邀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达成合作共识,共绘合作愿景,展望合作方向……中国同中亚国家在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中形成“中国—中亚精神”,在元......[更多详细] |
|
|
规划之笔,如何勾勒未来中国? |
大国发展,规划先行。“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在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强调。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5年的仲夏,这篇凝聚着思想光芒的重要文......[更多详细] |
|
一见·从三层“逻辑”,读懂“中国-中亚精神” |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发表题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更多详细] |
|
|
|
|
|
一见·中国中亚复携手,分量何以重千金 |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2023年在西安举办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这句唐诗,赋予中国和中亚五国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以深厚的历史韵味。2年过去,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哈......[更多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