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金淬夏 |
□ 冉俊雅大暑前后,天地便成了光的熔炉。阳光不再是温柔的抚触,而是亿万根灼烫的金针,密密匝匝地扎下来。空气在热浪里翻滚,汉江两岸的轮廓都模糊了,仿佛要被这无边的金焰重新塑形。古训有言:“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今则热气犹大也。”这“大”字......[更多详细] |
|
中国夏尔 |
□ 裴祯祥 七月,从西安出发,穿越秦岭回家。时近大暑,太阳又增强了它的热度,干旱了数月的土地也开始迎接雨水的浸润,山水间处处洋溢着盎然绿意。从关中到陕南,以前是走宝成线,绿皮火车要在莽莽大山中盘来绕去,哐当哐当行驶七八个小时,才能抵达嘉陵江畔的略阳站。再以前,就要骑马或者步行......[更多详细] |
|
盛夏的极致与从容 |
□ 王仁菊仿佛整个孩提时代的夏天,我们都光着脚丫满山野疯跑,活脱脱如撒欢的小兽。印象中没有蒸笼般的酷热难耐,唯见绿影婆娑,万木竞长。我们沉迷于蝉鸣于树,荷满池塘,瓜果飘香的长夏,一任漫山遍野的欢乐撒满乡野时光。白日里,赤脚跳过晒得滚烫的青石板,跑过杂草丛生的田埂,躲进绿......[更多详细] |
|
大暑话三伏 |
杨才进夜里做了一个冗长的梦:我是一艘没有风帆没有浆的船,漂在没有月亮没有风的苍茫水中。潮水涨上来,缓缓漫过船体,轻柔地、凉爽地浸透每一寸肌理,于是我沉没入水底,周围有许多曼妙歌声,有许多轻柔的窃窃私语。醒来的时候,夜色仍紧紧拉着漆黑的幕布,窗外那盏耗完能量的太阳能檐灯,......[更多详细] |
|
今日,大暑 |
今天(22日),迎“大暑”节气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热的时节当注意防暑降温↓↓↓......[更多详细] |
|
穿越二十四节气|小暑 |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意味着盛夏正式来临,天气开始炎热但尚未达到极致。小暑节气,心静自生凉。祝君盛夏安康,长夏清欢。......[更多详细] |
|
节令之美|小暑至,觅清凉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题:小暑至,觅清凉新华社记者古扎丽努尔、周心怡、唐紫宸“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在夏日的热浪中,7月7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更多详细] |
|
星空有约丨夏至的“至”是什么“至”? |
6月21日10时42分迎来夏至。这一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从天文学角度看,夏至的“至”是什么“至”?这一天又有什么未“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在天文学上,夏至是指太阳在天球上运......[更多详细] |
|
节令之美丨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浓 |
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浓。北京时间6月21日10时42分将迎来夏至节气。此时节,绿荫浓密,梅雨如烟,蛙鸣蝉吟,荷花绽放。在天文学上,夏至是指太阳运行到距赤道最北处、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刻。对于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来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白天逐渐缩短,......[更多详细] |
|
芒种到,仲夏始 |
6月5日是今年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芒种节气到,意味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芒种”一词,始见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更多详细] |
|
节令之美|5日17时57分芒种:孟夏将尽 仲夏登场 |
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57分将迎来芒种节气,意味着孟夏将尽,仲夏登场。农谚说:“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此时节,我国北方地区喜逢收麦,“一川麦浪镰初试,争得夏粮粒粒归”;南方地区则忙于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民以食为天,喜乐在其中。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更多详细] |
|
端午别名的由来 |
端午有许多别名,常见的有端阳、端五、五月五、重五、重午、仲夏节、五月节、天中节等,还有以标志性民俗事项作为代称的龙舟节、粽子节、浴兰节等。之所以有这么多名称,就因为端午是个“箭垛式”的节日。在诸多名称中,仲夏节应该是最早产生也最切中节日内涵的名称,古人对端午的解说基本离......[更多详细] |
|
节令之美丨端午节与儿童节“喜相连”,双倍快乐! |
端午节转天就是“六一”儿童节,这两个节日上演“喜相连”。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儿童节在公历的6月1日,而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在公历中的日期则不固定,每年5月27日至6月26日中的任一天都有可能。统计显示,21世纪这100年中,端午节与儿童节“喜相连......[更多详细] |
|
|
小满的“满”指什么? |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2025年小满始于5月21日。“小满见三新”,小满时,农作物陆续成熟,可供人们尝鲜。各地的“三新”品种并不相同,江南地区多指大麦、油菜、蚕豆;北方地区多指小麦、豌豆、油菜。这个时节,北京、辽宁、山东的樱桃迎来成熟期,而福建、广东的......[更多详细] |
|
立夏丨长夏初醒 万物繁茂 |
5月5日13时56分,迎来立夏节气。太阳黄经行至45°,春意阑珊处,朱明时节启,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青梅垂枝,樱桃点丹,新荷展角,麦浪初成,满目葱郁间是恣意生长的韵律。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更多详细] |
|
今日,立夏! |
今天(5日)13时57分
迎来立夏节气
立夏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
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春季的结束......[更多详细] |
|
|
何日何时清明,咋定的? |
4月4日,迎来清明。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仲春和暮春的交替。清明“上岗”,也就意味着上一个节气春分“下班”,一下一上之间就是交节时刻,这次的交节时刻为4日20时49分,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今年的清明节气从4日晚才真正开始。由于一年的长度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规律......[更多详细] |
|
节令之美丨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又是一年清明时。北京时间4月4日20时49分将迎来清明节气。此时节,杨柳依依风拂面,莺飞蝶戏春意浓,好一派生机盎然之象。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仲春和暮春的交替。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具有节气与节日“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为......[更多详细] |
|
春分何时到?北斗来相告 |
3月20日将迎来春分节气。这一时节草长莺飞、花满枝头,天上的星斗也指示着春天的到来。我国古代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的说法,意思是当夜幕降临时,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意味着春分时节到来。什么是斗柄?如何通过它的指向判断季节?现代观测时间与古代有什么区别?天文专家对此进......[更多详细] |
|
节令之美|20日17时1分春分:春色正中分,人间恰良辰 |
如果惊蛰是一首唐诗,那么春分便是一阕宋词。北京时间3月20日17时1分将迎来春分节气,它是春天的中点。此时节,北方初暖,江南未热,似乎进入了一个刚刚好的天气状态。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色从此分,春意从此浓。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二十四节气首先有二分:......[更多详细] |
|
“声动”二十四节气丨惊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
雨水未歇,惊雷已至。北京时间3月5日,大地轻颤,蛰伏的生机在阵阵雷鸣中苏醒。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具“破局”之意的时节,至此,春意挣脱寒冬桎梏,山河披绿,万象更新。“春雷惊百虫”,惊蛰之名,源于古人观察——雷声叩响地脉,蛰虫惊而出走。此时,阳气升腾,桃始华,仓庚......[更多详细] |
|
秀我中国丨惊蛰:一雷惊蛰始 |
北京时间2025年3月5日迎来惊蛰节气。“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宋)陈允平《山房》(节选)惊蛰时节,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暖,蛰虫惊醒。“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春时节开始。此时,“九九”已尽,春回大地,万物生长。3月4日,游客行走在杭......[更多详细] |
|
雨水:雨水至,春始萌 |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正值“数九”中“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时节。雨水节气一般在公历2月18-20日来到,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雨水也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更多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