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敏 梅杰
一大早,家住汉滨区茨沟镇铁尺村的村民周全银便背着沉甸甸的腊肉,与其他带着干木耳、花椒、土鸡蛋等山货的农户们一同聚集在社区服务中心门前,等待“红馆长”方磊团队组织的助农直播,将这些深山里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直播团队不负众望,在短短4小时内创下了7686单的销售佳绩,将村民带来的农产品销售一空。
过去,铁尺村及周边山区丰富的农副产品常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销售渠道单一而“藏在深山无人识”。“以前这些腊肉挂在家里,半年都卖不出去。”周全银看着自家的腊肉,道出曾经的无奈。
村民带来土特产
镜头前,主播方磊手持色泽油亮的腊肉,向屏幕另一端的观众热情推介:“家人们,看看这琥珀色的油光,这是用柏树枝慢火熏制的深山珍品!”随着“三、二、一,上链接”的口令响起,订单提示音密集响起。村民李辉巧带来的一筐土鸡蛋瞬间被抢购一空,她惊讶地表示:“这也卖得太快了!”看着不断攀升的订单和实实在在的收入,乡亲们真切感受到了数字经济带来的增收实效。
这场高效的销售并非个例。笔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以来,“红馆长”方磊助农直播团队已在汉滨区及周边开展140余场直播,足迹遍布63个村庄。截至本次铁尺村直播,团队累计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超16.2万单,实现销售额超324万元。
而在直播间热闹交易的背后,一个特殊的群体格外引人注目:九成以上的供货农户是60岁以上的老人。对这些老人而言,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往往是改善生活的重要来源,甚至是主要可支配收入来源。“看着老人们的笑容,我深刻体会到这份事业的重量。”方磊动情地说:“让万名老人在家门口实现农产品变现,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干洋芋片
为实现这一目标,方磊团队付出良多。他们深入村庄挖掘特色产品,指导农户了解市场需求,每场直播前严格选品,直播后跟进分拣、打包、发货全流程,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铁尺村党支部书记陈波表示:“过去村民守着优质资源却增收困难,如今直播带货开辟了新路。未来我们还将着重加强农产品品质监管和品牌建设,推动山货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磊则有着更宏大的愿景:“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或加入助农行列,共同为安康农产品赋能,不断拓宽乡村振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