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国务院1979年8月在批转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外交部、公安部《关于在对外活动中加强保密工作的请示报告》的通知中,给国家工作人员规定了十条保密守则……
-
各级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不能违反这个规定而任意确定为国家秘密或任意确定密级。因此,那种不……
-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由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标明密级。对“不明确事项”和“有争议事项”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密级,由提出申请的机关、单位标……
-
“有争议事项”是指因各有关《保密范围》的规定不一致,而在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属于何种密级问题上产生争议的事项。在定密时遇到“有争议事项”时,应逐级报……
-
“不明确事项”是指在有关的《保密范围》中未作明确规定而又符合《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的事项。在确定密级工作中,发现“不明确事项”的机关、单位,无相应确定……
-
根据《保密法》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在依法定密工作中使用的程序,一般有以下几项:(1)按照《保密范围》的规定,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对本机关、本单位……
-
根据《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只有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密级,才具有法律效力,受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不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密级,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受国家有……
-
《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第二章规定的内容,是确定密级、变更密级、解除密级总的依据和程序;《保密范围》是确定密级的直接依据。……
-
依法确定密级是实施《保密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机关、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也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认真确定密级,才能把属于保密范围的每一……
-
依法确定密级,是指各级党政机关、涉密单位对本机关、本单位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依照有关的《保密范围》确定密级的工作。也就是依据《保密范围》规定,进行“……
-
根据《保密法》第十条规定,关于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除国防方面的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外,均由国家保密局分别会同中央有关机关规定。中央各机关规定的……
-
《保密范围》是要求有关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认真执行的,因此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公布的目的不仅是将《保密范围》转发有关机关、单位,更重要的是组织广……
-
1、外出时因工作需要携带机密、秘密件的,须经本单位秘书部门负责人批准。2、绝密件原则上不准携带外出,确需要携带的,须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人批准,两人同行……
-
1、汇编国家秘密文件资料须经制发机关或者其授权单位同意。2、按汇编文件资料中最高密级的原件规定,确定汇编本的密级、保密期限和发行范围。3、县级以上单位才有……
-
1、复印国家秘密文件资料要经单位领导批准;制发机关规定不准翻印的不得擅自复印。2、复印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当使用机关内部的复印设备进行复印,严禁拿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