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全市减少贫困人口21万 城镇化率升至41%
2014-10-16  来源:安康日报
kPL安康新闻网

 kPL安康新闻网

 kPL安康新闻网

精准扶贫“六大工程”促发展kPL安康新闻网

 kPL安康新闻网

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将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统筹提升扶贫开发成效,成为我市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大特点。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了《安康市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通过采取对象原因精准识别、规划措施精准帮扶、落实机制精准管理、扶贫效果精准保障“四个精准”,为新阶段精准扶贫探出了一条新路子,这一经验在今年7月份全省精准扶贫安康现场会上得到推广。kPL安康新闻网

精准扶贫,就是根据扶贫对象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扶持措施。紫阳县向阳镇止凤村特困户易兴家,原来居住的土坯房在山后四五公里处,因长年失修早已垮塌,加之老两口体弱多病,没有生活来源,通过避灾扶贫搬迁“交钥匙工程”,不花一分钱就住进了搬迁安置社区。现在老两口每年享受低保金、养老金、高龄补贴等累计6000元左右,足够生活用度。老人高兴地说:“这儿比老村好多了,房子干净、不漏雨,还不花钱。都是政府给我们办的好事!”这是我市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kPL安康新闻网

经调研分析,我市贫困群众主要致贫原因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即因生存环境限制和自然灾害致贫的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4.3%;因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制约缺少增收门路致贫的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5.9%;因贫困失学而致贫的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8.9%;因地方病和突发重病等致贫的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2%;因残疾和智障致贫的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1.7%。为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市按照“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将扶贫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相结合,将“面” 与“点”相衔接,通过实施避灾扶贫搬迁工程,解决因环境因灾致贫问题,实现“挪穷窝”;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解决因学致贫问题,实现“断穷根”;实施贫困户增收工程,解决因增收无门致贫问题,实现“换穷业”;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实现“摘穷帽”;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解决因病致贫问题;实施保障式扶贫工程,解决因残因智致贫问题,全面提升扶贫开发效益。kPL安康新闻网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市扶贫部门紧扣贫困村基础条件改善和贫困户衣食住行保障,及时制定了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具体标准。对于贫困村,重点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等“六要素建设”,着力解决发展环境改善问题;对于贫困户,突出实现收入、住房、设施、教育、医疗、养老等“六个有保障”,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kPL安康新闻网

备受社会关注的避灾扶贫搬迁,3年来,全市已累计建设集中安置小区767个,完成搬迁安置7.5万户28.56万人,全市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4.6%提升到2013年41%,累计提升了6.5个百分点。kPL安康新闻网

为切实促进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能力提升,3年来,按每村10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89个片区321个项目村;累计投入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资金15.5亿元,建设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80个,扶持扶贫龙头企业57个,园区21个,合作社33个,建设标准农田11万亩,实施扶贫雨露计划培训3.4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2万余人次,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7000人,有力促进贫困村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3年减少贫困人口21万人。kPL安康新闻网
kPL安康新闻网
 kPL安康新闻网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