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陕西日报》| 安康市丰富和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2025-09-18 09:43:55  来源:陕西日报

RXR安康新闻网

九月四日,在位于平利县长安镇中坝村的标准化茶园内,茶农采摘秋茶。 陕西日报记者 董剑南摄RXR安康新闻网

陕西日报记者 董剑南 齐珂雨RXR安康新闻网

今年8月,2025年全国生态日陕西主场活动在平利县举行。活动中发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经核算,安康市2024年生态产品总值(GEP)达2374亿元,较2020年增长17.3%,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持续释放。RXR安康新闻网

安康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超过68%,水资源总量占全省的61%,81.87%的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以上水平。绿色生态是这里最大的财富、优势和品牌。RXR安康新闻网

立足资源禀赋,安康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丰富和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的“价值”,体现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责任担当里,蕴藏在点“绿”成“金”的发展智慧里,更融入秦巴山区群众的幸福生活里。RXR安康新闻网

因茶致富 因茶兴业RXR安康新闻网

添茶、注水、闷茶、出汤,9月15日,在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的平利女娲茶旗舰店,茶艺师冲泡一盏清茶,手法娴熟,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感受茶香茶韵。RXR安康新闻网

这是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田珍茶业”)在省外布局的首家门店,致力于推动平利女娲茶开拓京津市场。“这几年,安康富硒茶和平利女娲茶的品牌越来越响,用富硒水泡富硒茶成为新潮流。”门店店长田静说。RXR安康新闻网

在天津市民品鉴富硒茶好滋味的同时,1300多公里外的平利县长安镇中坝村,一筐筐刚采摘的新鲜茶叶被送上田珍茶业智能化生产线。RXR安康新闻网

“这条生产线经过改造提升后,可实现生产流程与数据可视可控、茶叶质量可追溯,年产名优茶300吨。”田珍茶业总经理胡学华说,企业已发展2600余亩标准化茶园,建成名优茶生产线、出口毛茶生产线和饮料茶生产线,年产值4600万元,绿茶、红茶等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RXR安康新闻网

“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我们带动周边2000余户农户在土地流转、鲜叶收购、园区务工等方面增收,形成了企业增效、农户受益的良性循环。”胡学华说。RXR安康新闻网

平利县种茶制茶历史悠久。锚定茶饮首位产业,当地围绕品种、品质、品牌全要素发力,建成茶园25万亩,年产茶2万吨,年产值22亿元。RXR安康新闻网

既卖茶叶,又卖风景。田珍茶业还打造了集生态康养、休闲观光、茶文化研学于一体的茶旅融合示范园,年接待研学师生和游客2万余人次,登茶山、采茶叶、赏茶艺、品茶宴的多元体验深受青睐。RXR安康新闻网

46岁的长安镇中原村村民殷延霞长年在田珍茶业务工,既能照顾家里,又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春日上山采茶,平时接待游客,忙碌又充实。”殷延霞说。RXR安康新闻网

好山好水叠加丰富的硒资源,孕育出口感鲜爽的好茶。放眼整个安康,做好生产种好茶、做精加工产好茶、做深文化讲好茶、做优营销卖好茶等一系列举措,推动茶产业不断提质增效。目前,“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23亿元,112万亩茶园铺展在山间,片片绿叶成为带动60万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RXR安康新闻网

山川披绿 林海生金RXR安康新闻网

九月巴山,山色葱郁。在镇坪县牛头店镇水晶坪村中蜂养殖基地,蜂农徐昌伟与妻子缓缓揭开蜂箱,浓郁的蜜香扑面而来。RXR安康新闻网

“中蜂对养殖环境要求很高。我们的蜂场在山林深处,生态环境优良,是养蜂的好地方。这500多箱中蜂,去年收入30多万元,今年山上的野生五倍子花开,蜜源充足,收入差不了。”徐昌伟笑着说。RXR安康新闻网

徐昌伟一家的“甜蜜事业”是镇坪县生态富民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林下养蜂不占耕地、不争资源,蜜蜂穿梭林间授粉促进林木繁茂,形成了“林—蜂—人”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RXR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镇坪县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护航、品牌打造,推动中蜂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全县已有超过1800户农户走上“以山养蜂、以蜂养山、以蜂兴业、以业富农”的绿色发展之路,酿出了沉甸甸的“甜蜜经济”。RXR安康新闻网

在牛头店镇红星村,陕西浪河天赐工贸有限公司打造了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构建起养殖、收购、加工、销售全链条。企业负责人陈平介绍,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收购蜂农蜂蜜5万余公斤,提供就业岗位200个,人均年增收3000元。RXR安康新闻网

在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的技术支持下,陕西浪河天赐工贸有限公司开发出葛根蜜汁、葛根粉等高附加值产品。“仅葛根蜜汁一项,已销售40万支,营业额达100万元。”陈平说。RXR安康新闻网

山川披绿,林海生金。安康市挖掘163万亩林下空间的巨大潜力,通过“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缘游”的立体发展模式,推动林药、林蜂、林菌等产业遍地开花。RXR安康新闻网

文旅融合 山水欢歌RXR安康新闻网

最近,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金黄的稻田迎来一批特殊客人——他们既是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是这片土地的云端“农场主”。RXR安康新闻网

“带孩子种一片地,体验插秧、收割水稻、制作稻草人,孩子玩得很开心,年底了还能尝到参与种植的生态稻米,这样的出游有趣又有意义。”西安游客李菲说。RXR安康新闻网

“这是我们精心打造的‘我在秦岭有块田’项目。”海棠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成波指着田埂上整齐竖立的认种牌介绍,他们和农户签订收购协议,向其提供必要的农业投入品,同时在线上搭建“云认种”平台,为消费者配套相应稻田使用权、定制专属认养牌、领取生态稻米等权益。今年以来,宁陕县稻田认购已突破千份,带动50余户农户增收。RXR安康新闻网

生态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乡村在“诗意”中振兴。宁陕县许多村庄正以稻田认种为支点,全面撬动四季旅游体验,农耕体验、生态研学、田园康养等多元业态不断融入乡村美景。RXR安康新闻网

眼下正值稻田黄金观赏期,在宁陕县渔湾村,稻浪翻滚、田畴如画,朱鹮与白鹭翩跹共舞。田埂上,“稻田小火车”缓缓穿行,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RXR安康新闻网

“我们对村内资源进行盘活改造,引进生态农场、秦岭书屋、青旅民宿、咖啡馆、美术馆等配套设施,吸引游客前来欣赏田园风光。今年累计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营业总收入218万元。”渔湾村党支部书记黄晓勇说。RXR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安康市加快培育生态旅游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起以秦巴生态风景区为引领、康养旅居度假区为特色、精品民宿休闲区为亮点、农家民居体验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发展体系,形成“春来早、夏龙舟、秋醉美、冬养生”四季主题旅游季。RXR安康新闻网

今年上半年,安康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163.92万人次、同比增长16.52%,接待国内游客总花费162.69亿元、同比增长14.55%,一幅文旅融合的新画卷在秦巴汉水间铺展。 RXR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