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汉滨老城街道:老街区 新活力
2024-05-27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周健 dxP安康新闻网

各种方言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在改造一新的街道上观赏风景、品尝美食、欣赏汉调二黄、选购传统手工制品,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dxP安康新闻网

大北街新绘制的文化墙同样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市民拍照打卡,也引来了客商入住。修葺一新的门面房内,有的正在装修,有的正在摆放货物,有的已经开始营业,昔日萧条冷清的街道逐渐热闹起来。dxP安康新闻网

去年以来,汉滨区老城街道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先后对东关片区的鼓楼东路、鼓楼西路、大北街、小北街、土地楼等大小街道和背街小巷进行了改造升级,在提升老街区颜值的同时,焕发出文旅商贸经济新活力。dxP安康新闻网

dxP安康新闻网

具有怀旧风情的文化墙dxP安康新闻网

老住户有了新摊位dxP安康新闻网

马少华是土生土长的鼓楼东街人,自小就对烹饪美食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学校毕业后便在高新区租房开了一家火锅店,从事餐饮行业。dxP安康新闻网

去年9月,看到改造后的鼓楼东街不仅宽敞、整洁、美观,还修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长廊,便萌生了回到这条街卖早点的想法。在了解到新修建的鼓楼长廊为临时便民市场、摊位可以出租后,就毫不犹豫地关了火锅店,以每月200元的价格租了一个摊位,购买餐车做起了早点生意。“我家就住在这里,早就想在家门口做餐饮,却苦于没有地方经营,鼓楼长廊的建成,给了我回来卖早点的机遇。”马少华说,“这里的摊位费便宜,离家也近,还省去了房租,虽然辛苦点,也不比在外面开店挣得少。”dxP安康新闻网

记者在鼓楼长廊看到,便民市场分为蔬果区和早点区。在蔬果区内,大大小小100多个摊位整齐摆放,翠绿的黄瓜、鲜红的番茄、橙黄的枇杷等时令蔬果琳琅满目,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购买蔬果的顾客不仅有当地住户,还有从江北、高新专程赶来的市民。早点区有数十个摊位,出售着种类繁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美食,清风拂过,香气扑鼻,引得外地游客、当地市民争相购买品尝。dxP安康新闻网

“这些摊位,除了蔬果区内有一部分为外来菜农,其余大多数都是当地居民,他们有的卖菜,有的卖早点。便民市场的建成投用,给他们提供了舞台。”鼓楼社区党委书记马英介绍道,“社区还专门设立了驿站,配备了公平秤、微波炉、饮水机、电冰箱和图书、报刊等物品,免费提供矿泉水、共享雨伞、物品寄存、智能手机教学等服务,让摊主安心经营、顾客放心购买。”dxP安康新闻网

老店面有了新生机dxP安康新闻网

马宜琴经营的麻辣烫夹馍店是一家老店。1992年,居住在鼓楼东街鼓楼小学附近的婆婆,就在学校门口摆摊卖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麻辣烫夹馍。2003年,因婆婆年龄增大精力不济,在环卫管理处上班的马宜琴便辞掉工作接手经营。2008年,她将位于学校对面的小商店进行改造后搬进店里经营。虽然精心专研提升口味,但由于品类单一,生意却不温不火,每天卖上300多个馍已经到了极限。dxP安康新闻网

鼓楼东街改造后,良好的环境不仅迎来了外地游客,也引来了当地市民,这让马宜琴的老店焕发了生机。“去年9月份以后,店里的销售量逐步增长,从以前的两三百个到三四百个,再到五六百个,‘五一’期间,最多一天的销量竟然达到了700多个。”谈起自己的生意,马宜琴笑得合不拢嘴,“节日过后,每天也可以销售600多个馍。环境好了,人来得多了,销量也就稳步提高!我们一家四口也忙不过来了!现在请了3个人帮忙,一天还是忙得团团转。”dxP安康新闻网

和马宜琴的麻辣烫店一样焕发生机的老店,还有鼓楼东街、东大街等地的烧烤夜市。每当夜幕降临,忙碌一天的安康本地人和外地游客,三五成群慕名前来,点上几个小菜,要上几十串烤羊肉、烤羊筋、烤鱼,喝上几杯啤酒,在品尝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美食的同时,享受人间烟火气。dxP安康新闻网

每到这时,也是店家最为忙碌的时刻。“鼓楼街改造后,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以前8张桌子有个两三次翻台就不错了,现在有时能达到五六次,就这经常还有人排队,销售额也达到了以前的两倍。”一家经营了20多年的烧烤店老板,一边忙着招呼食客入座一边笑着对记者说。dxP安康新闻网

老街区迎来新客商dxP安康新闻网

大北街社区下辖大北街、小北街、纱帽石、土地楼、安悦街等四街十二巷,曾是安康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水灾后,随着行政、文化等单位陆续搬出,商家也逐步撤离。因为年久失修,大多数居民也选择在外购房居住,留下了缺少修缮的老房和破败、萧条的街巷。dxP安康新闻网

dxP安康新闻网

便民市场热闹繁荣dxP安康新闻网

去年以来,老城街道按照“一街一文化”的理念对四街十二巷进行了改造,打造了以孝老爱亲为主题的暴家巷、以传统民居为主题的土地楼、以汉调二黄为主题的纱帽石街、以怀旧风情为主题的大北街等主题街区,不仅让老街区旧貌换新颜,还招来了许多搬走的居民返回居住、外地店家租房经营。dxP安康新闻网

90后姑娘陈雯馨自小就喜欢鲜花,在具有民族风情的老街开一家花店是她的梦想。今年4月份,她不经意间来到大北街,立即被改造一新的街面、修葺一新的民房和墙面上的具有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气息的民俗风情画所吸引,立即决定辞去工作重拾旧梦。在经过市场调研和走访后,陈雯馨就和朋友程玉洁合伙,在大北街租赁了一间带有落地窗的门面。经过装修和布置后,5月9日,她们兼做饮品的花店试营业。令她们没想到的是,5月12日母亲节前后,营业额就接近1万元。dxP安康新闻网

“四街十二巷改造提升后,选择来老城区开店、经商、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大北街社区党委书记王宗梅说,“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大北街社区就有几十家小火锅、小酒吧、小商店、小餐饮开业,还迎来了绿源天鲜大型超市入驻安悦街,很多店面也开始装修。原来空置的老房子、旧门面,80%都达到了再开发、再利用。”dxP安康新闻网

在改造老街区的同时,老城街道以党建为引领,按照文旅商贸综合发展的思路,全力打造“食、宿、游、乐、集”五字品牌,助推老城经济高质量发展。“五一”期间,老城街道在鼓楼东街、鼓楼西街和南正街,开展了“国潮江畔·美味老城”文商旅系列活动,以传统美食“老城八大碗”迎接八方来客,用米线、蒸面、麻辣烫夹馍、夹沙糕等犒劳着市民游客的味蕾,以传统武术、舞狮、唢呐演奏、汉调二黄、民歌等传统民俗文化犒赏游客……在打造区域特色IP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老街区的经济活力。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3.2万余人次,各类酒店及民宿累计入住5850间,大小餐饮店累计接待食客7320桌次,实现综合收入960余万元。 dxP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