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专栏 > 刘云
莲花是土地的笑脸
2019-03-08  来源:本站原创

 □ 刘云MWp安康新闻网

莲花开在陕南夏天渐热的日子里,它吸引城市里的人们前去赞叹。在秦岭巴山双双拥抱的汉江两岸,安康最大的平川月河川道,莲花让水乡的农业成名。一百五十里长、二三十里宽的平川上,月河伴着汉江流淌,一大一小两条江河,孕育出安康最富足的土地。MWp安康新闻网

月河水流进十万亩放水不响的田里,流进一个又一个村头的池塘,也流进人家门前、门后的深井里。老人们说,月河水是和月河平坝子人户的“家井”相通的,它们在地下相通,井水就是河水,河水也是井水,这水是天生用来淘米洗菜的,珍贵得如家人一样。MWp安康新闻网

放水不响的月河川道上的明清老田,生长的水稻是全陕南最好吃的稻米,除此以外,这样的好田,还生长莲藕、荸荠、水芹菜。每年五月,一片天光水色的稻田里,莲叶和水稻的青秧铺就陕南最诗意的风景,鱼苗也下田了,或者蟹苗、泥鳅苗,它们在新的一年,会随了稻谷的生长,在月河川道气象万千的水田里,生长成稻花鱼、稻花蟹、稻花鳅。鱼、蟹、鳅,是安康稻田“三绝”,新米上市,必有“三绝”佐伍。吃上新米,就吃上了鱼、蟹、鳅。MWp安康新闻网

在月河川坝中心地段的池河和涧池,两镇连片的深脚水田里,泥色在五月泛出油光。这些需要用最健壮的水牛才能犁透的老田里,终年水泡的田泥续写着两百年以上的耕种史。安康明清第一代湖广移民来到这里,插下第一道篱笆,挖出第一锹田泥,月河川道自此成为他们新的故乡。那些新开的水田,与第一代移民的族谱一样老。在凤凰山的老祠堂里,最老的族谱上记载着第一块放水不响的老田的诞生吉日,记载着第一行稻秧由哪一位族长栽种。MWp安康新闻网

这样的深脚水田,最适合栽种酒谷。酒谷收来做米酒、粽子、汤圆、糍粑。好像陕南自有人户起,或者自有移民起,米酒与粽子就成为移民风俗的标配,它们要在五月端午和八月十五盛大亮相。大家在一条大江边祭祀一个共同的湖湘祖人,然后回到各家堂屋,在天地君亲师牌位下,纪念自己的先人。中秋节,汤圆是团圆的谐音,离乡的人千里之外,也要赶回家喝一口地道的家乡汤水。每逢八月,安康城乡流行汤圆的味道。MWp安康新闻网

这样的深脚水田,也适合种安康最著名的白皮莲藕,安康人简称“白藕”,也叫“粉藕”“面藕”。每年初夏,月河川道里便会有万亩莲田映照在晴好的天光之下,先是银白的田水,似乎把整个陕南映得一片水光;然后是莲叶或卷或扇,田水的镜面代替以深绿。这是农业贡献给世界的专有名词,它表明,地球远看是蓝色的,近看是绿色的。莲叶田田,让月河川道的夏天层次分明,深绿的是莲,它让川道上的绿有了海一般的深度;浅绿的是山坡上的杂粮,和那些随风翻出叶子背面的灌木,于是山坡上一阵翠绿,风过处,又一片雪白,像翻开的书。莲花开了,莲花是土地上的笑脸,畅快地大笑。 MWp安康新闻网

十多年前,汉江的月河川道里,还只以种五谷杂粮为荣,在安康的菜市场里,主要是远道而来的四川藕、重庆藕,甚至广东藕。如今安康人的莲菜谱里,安康白皮藕重占先机,像走失多年的亲人,回到故里。在月河川道那些泥脚老深的水田,安康人种上他们曾经深爱的老白藕。这藕是月河水养育的,它带着家井之水的干净与纯粹。老派的安康人一声声喊叫着“白藕”“粉藕”“面藕”,就是喊着多年不见的老熟人的小名儿。MWp安康新闻网

以池河、涧池为中心,万亩莲田成为月河川道上最著名的景致。从耙田、下藕始,它就是月河川道上农业旅游一个项目,人们看着莲藕起苗、抽薹、展叶、孕蕾,开出雪白、粉红的莲花。在莲田深处,月圆之夜的“荷塘诗会”、月河岸边农家乐的“莲宴大集”都成为每年城市人乡村之游的一种期待。秋天来临,莲田被季节之笔改画为古典诗意的一派残荷图,空前生长之后的沉寂,让农业的联想趋于宁静,然后,月河的莲藕开始丰收。 MWp安康新闻网

月河川道的收藕季,在田头与安康城中心广场上同时展开。田里,合作社的农工们挥汗如雨地挖藕,女人们用高压水枪为莲藕冲泥,直到莲藕化身雪白,像硕大的银锭、银条,被装上大卡车。这些藕在出水的两个小时内被送往五十里之外的安康城中心广场,那里,正在进行一场安康老市民与安康老白藕的见面会。MWp安康新闻网

这样的盛会,一般会进行两至三天,会有三十万斤乃至五十万斤白藕被集中销售。这似乎是安康老白藕俏销的开幕式,随后,那些陆续出水上岸的老白藕会进入安康城镇的大小超市,直至西安、成都、重庆。整个秋天、冬天,直到春节,安康人进入吃藕季。MWp安康新闻网

每年安康城中心广场的老白藕亮相大会上,都会出现三代著名的种藕人,他们是老板,也是农民。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在十年前从异乡打工返乡,带着他们挣下的血汗钱,回到家乡种藕。第一个种藕汉子,如今已经退休在家,成为莲藕合作社的顾问。他曾经种出第一个百亩莲田,然后是陆续有人回来,种下第一个千亩莲田,第一个万亩莲田。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月河川道人,一辈子都与泥巴打交道,他们从家乡泥脚深厚的老田开始,把安康的老白藕产业发展成合作社,种成跨村、跨县的联合体。如今,在安康秦巴两山间的大小川道上,只要有泥脚深厚的老水田,必然会种上安康老白藕。这样的老品种,让安康夏天和秋天的田园,一展铺天盖地的“绿动”。MWp安康新闻网

站在安康城中心广场舞台上的新老三代莲农,神采飞扬地为他们的老白藕代言。秋天的阳光照耀着他们,也照耀着这个城市。他们用阳光一样朴素的笑脸,把整个城市都感染成大地上蓬勃的莲花之海。MWp安康新闻网

 MWp安康新闻网

(责编: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