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巴山游击队在紫阳的活动
2025-05-09  来源:本站原创

□ 张斌Fyq安康新闻网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向川康边界转移,留下部分红军组成独立师。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坚持斗争,保护根据地群众,策应主力红军战略转移。1940年因叛徒出卖,这支部队领导人赵明恩牺牲,游击队主力遭受重大损失,余部坚持至1945年。这就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巴山游击队。巴山游击队主要活动在川陕交界地区,对紫阳的武装斗争和革命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Fyq安康新闻网

一、巴山游击队战士王世凤在紫阳的活动Fyq安康新闻网

红军长征时,紫阳籍女红军王世凤所在连队的一个排被抽调到留守独立师,王世凤班被编入妇女宣传队,随师部行动。从1935年3月至8月,独立师在国民党组织的川陕合围中损失惨重。8月中旬,独立师在四川南江石人山小坝遭夜间偷袭,再次遭遇重创,但王世凤依然坚持战斗。1936年3月初,独立师向汉中方向转移。师长刘子才指示王世凤留在川陕边界的紫阳、镇巴一带坚持斗争。王世凤等6人在紫阳、镇巴交界的烂泥垭一带组织农民抗捐抗税,动员农民在秋收时举行武装暴动。由于消息泄露,她们在烂泥垭召开会议时,被反动民团包围,因敌众我寡,王世凤等6名战士落入敌手。阴险狡诈的反动民团团总知道王世凤是带头人,逼她说出刘子才的下落,对她严刑拷打,当着她的面杀害了3名农民积极分子,鲜血流了满地。王世凤满腔怒火,大骂反动民团。敌人见王世凤没有屈服,又杀害了两名女红军。5位战士壮烈牺牲,王世凤也被打得奄奄一息。敌人指着挖好的土坑恶狠狠地说:“难道你不怕死?”王世凤大义凛然地向土坑走去。正在这时,突然下起暴雨,敌人慌忙掀了几锄土在坑里,以为王世凤伤势重,雨水也会把她灌死,便撤走了。躲在隐蔽处的群众立刻将她救出。伤愈后,她在烂泥垭一带的深山老林里,靠吃野果,顽强地活了下来。Fyq安康新闻网

1937年上半年,敌人在川陕地区加剧围剿,时有国民党军队、地方民团搜捕红军和积极分子,王世凤与其家人只好外出流浪。新中国成立后,王世凤当选为紫阳县毛坝区妇女主任,并出席县首届妇女代表大会。Fyq安康新闻网

二、康萍游击小队的活动Fyq安康新闻网

1935年夏,紫阳县汉王镇古家坪人康萍到镇巴寻找红军,参加了巴山游击队,跟随赵明恩在川陕边界的万源、达县、镇巴、西乡等地开展游击作战。1935年12月,国民党军队对川陕地区进行大规模围剿,游击队处境困难,决定化整为零,分成三个分队活动。康萍和一位姓董的老红军带领第三分队30多名红军战士向西乡、石泉、汉阴转移,计划和红七十四师取得联系。1936年5月从汉阳坪渡过汉江,到达紫阳县汉王城。7月,康萍率领游击分队奔袭汉阴以东川道地区,突袭了龙家垭卡,击毙卡长,将缴获物资分给了当地的贫困群众。8月,向汉阴北山转移,在龙王沟巧遇何振亚领导的陕南抗日第一军,随之加入。西安事变后,康萍随陕南抗日第一军北上,开赴抗日前线。Fyq安康新闻网

三、紫阳人民在巴山游击队影响下坚持武装斗争Fyq安康新闻网

1936年5月,紫阳汉王镇农民钟炳南参加了康萍游击队,转战于紫阳的汉城、上七、梓龙、凤江等地。9月,他秘密潜入紫阳西北部的汉城,组织了近100人的农民武装,打击土豪劣绅。“西安事变”发后,陕南抗日第一军主力奉命北上,待钟炳南获悉,部队已离开陕南,钟炳南率部追赶,行至柞水,遇红七十四师,被编为补充连,钟炳南任连长。次年1月,钟炳南带10余人返回家乡,再次组织游击队50余人,在陕南抗日第一军余部沈继刚、沈继林的领导下,继续开展游击作战。在严峻形势下,副队长杨宝林(汉王镇人)率领余部20余名队员转移至汉阴县北山地区,继续坚持武装斗争。Fyq安康新闻网

1936 年初,紫阳县蒿坪河人张保三受巴山游击队影响,组织了14人的地方游击队。他们先后在汉城、安溪、双安、蒿坪一带宣传反蒋抗日。端午节前夕,游击队向10余户受灾群众每户发放2块银圆,帮他们渡过灾荒。时间虽短,深得人心。由于张保三的活动过于公开,引起地方反动势力的强烈不满。在敌强我弱形势下,游击队对敌情判断不足,于双河口遭恶霸地主杨利川、保长邝汉平设伏。激战中,张保三、马银安、王海义(紫阳县磨坊沟人)、席××(汉阴县北山人)等4名战士壮烈牺牲,余部9人突围返回汉阴北山。战后,张保三烈士遗体由其家属张王氏护送回年鱼河(勉汝河)安葬,其余烈士就地安葬。Fyq安康新闻网

1936年6月,紫阳县人钟国宝发动群众武装斗争,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游击队,以火枪、刀矛为武器,在紫阳县上七、梓龙、汉城及汉阴县天池、双坪等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后整编入胡宝玉领导的川陕边区游击队。Fyq安康新闻网

上述几支游击队虽然在军事斗争中遭受挫折,但紫阳地区游击战争的历史意义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范畴。这是一部用热血书写的“基层革命启示录”:王世凤矢志不渝,即使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也要坚持斗争,诠释了信仰的纯度;康萍辗转千里的战略转移,展现了实践的韧性;农民游击队“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壮歌,印证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巴山游击队用生命点燃的星火,终成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永恒炬光。 Fyq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