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柏成
著名作家莫言说过:“一个作家也许需要一个灵敏的鼻子,但仅有灵敏的鼻子的人不一定是作家。猎狗的鼻子是最灵敏的,但猎狗不是作家。”在阅读宁陕县80后青年作家张星(笔名长安驹)的30万字的小说集《月光青蛙》后,他的每一篇短篇小说的人物构建中,都或弱或强地散发出人物身上的某种气味。这种气味便点燃读者共情善良的情怀,勾住读者悲悯的心弦,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
当我们翻开《月光青蛙》集的开篇之后,就难以忘怀作为书名的小说《月光青蛙》那个小虎的少年。因为作者用不显山露水的笔墨,描写了小虎从小就与人的玩法迥异,别人都是玩跳沙坑、夺城堡、杀羊等游戏,而小虎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惊险刺激的游戏。村里大人小孩说解剖青蛙是“刽子手”,母亲狠狠扇了我两个耳光……通过这件事情,而小说中的“我”,在母亲的教训和村里大人小孩冷落的情况下,我为了消除恶名,在心理上完成了一种自我治愈,自我修复。
我在阅读《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我看到了青蛙的可爱之处。于是当我在稻田中发现了青蛙卵,利用家里的破水缸,将稻田里面的黑灰色的青蛙卵倒入修补好的水缸里养起来,每天细心观察着小蝌蚪的变化,直到它们长出两条前腿,长长的尾巴变短,后来它们在我上学的时候,跳出水缸,跳进了稻田,变成一只只青蛙。当母亲笑着对我说,整个桃花街的青蛙都是我养的时候,我的内心别提有多高兴啊!
《月光青蛙》小说中的“我”有知错就改,阳光向上的个性,与“小虎”这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虎是一条道走到黑的角色,直到后来锒铛入狱。
但小说并没有把“小虎”这个人物描写得多么不可救药,在小说结尾处,作者思路来了个大反转,使“小虎”重新有了做人的勇气原因,那是因为他在囚笼中遇到一个卖假药的人,此人用自己制造的假药,欺骗了别人,也毒死自己孙子,那个人给了他几本书,是那几本书救了“小虎”,以至于唤醒了他浪子回头金不换,重新做人的渴望。
《月光青蛙》具有较强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作者通过做梦暗自为我们揭示了小说“小虎”的命运,小说的结尾带有某种预示。“月光净白,田边的小虎仿佛不是他了,而是一只坐在月光下的青蛙。”这一句话,是该小说的神来之笔,到小说结尾“小虎”自己变成一只坐在月光下的青蛙,完成了他人性由丑恶到善良的蜕变。
在该小说集中的短篇小说《幻想亭》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乡村底层人物癞头爷爷似疯似癫,又充满无限幻想的人物形象。这个人人都可以忽略的人物身上,与别人不一样的幻想中,独自设计的水力发电厂雏形,嗅到了他散发人性光辉的大爱气息,叫人对这个不起眼的平凡人物,肃然起敬。
在这本小说集中,我们通过细心的阅读,都可以呼吸到每一篇小说制造的语境中,强烈地感受到每个人物在小说中所散发出的各色各样的气味。在小说《登云》里,我们可以看到活跃在桃花中学的凤梨、蒜头、贱皮子、小梅和白毛几个中学生形象。其中作者在凤梨这个人物身上着墨最多,但其他几个人物都个性鲜明,叫人印象深刻。
小说以在外地工作的舅舅为外甥凤梨买了一双“登云”皮鞋为引线,享受着因为皮鞋令人羡慕而带来的各种荣光。而同时他遭到白毛的嫉妒。他让凤梨脱下皮鞋让他穿试试,凤梨没答应,他扬言警告凤梨小心点。后来凤梨的皮鞋被人偷了,被人扔到学校厕所粪坑。为这事,凤梨像变了一个人,他变得沉默寡言,见人爱理不理。后来凤梨不再苦苦寻找那双梦里的登云皮鞋了,而是恢复了一个中学生备考迎战的常态,开始去图书馆里看书学习,去操场散步,去教室复习功课。
作家张星在他这部小说集中,通过性格迥异的虚构人物,演绎出生活在寻常的烟火琐碎,凡人凡事的故事中,咀嚼到人物身上的真善美,假丑恶的各色滋味。从一个人物不同的滋味中,我们会一一发现,每人身上所散发出的悲悯、善良、果敢、奉献等丰富层次的一缕缕微光。这些微光需去一一体会与感悟,在呈现的琐碎事物中所散发的微光,凝聚成了浩瀚的人性之美与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才让我们这个风云多变的世界,变得更加多彩多姿,更加温馨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