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丽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表达出来的情绪是悲观还是乐观?为何“众人皆狼狈”,唯“余独不觉”?在即将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两首词时,我带着种种不解,再次翻开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打开苏轼跌宕起伏人生的画卷,并在再次他着迷……
遥望,只知他才高八斗、光芒万丈让人心生敬仰。“三苏出,眉山枯”,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大文豪,在中国,抑或是世界华人圈,只要略懂诗词的人,他都是大家会心一笑的精神密码。每每课堂上提到苏轼,学生也都会脱口而出——宋代诗人、词人、书法家……
但读完《苏东坡传》,才发现他的才华又远不止于此。他天资聪慧,20岁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高中状元,却因考官避嫌被降为榜眼,旷世之才自此名震京都;他博闻强识,为皇帝写敕书,引经据典不曾检阅书册,让大学士洪迈为之羞愧赧然;他将天地万物,嬉笑怒骂皆落于笔端,首开豪放词风,以一己之力提升了宋词的境界与地位。此外,他精于书画,长于墨竹,他与米芾等人一起创造了“最富有特性与代表风格的中国画”;他还是一位资深老饕,以他命名的美食如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饼等,不胜枚举。他还是有人文情怀的士大夫,心肠慈悲的法官,洞察古今的哲人……他智慧、温柔敦厚,他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得的天才、鬼才、全才。对这位旷世奇才,唯有敬佩、仰望!
走近,方知他的乐观、豁达是于绝境中开出的花。在乌台诗案以后,他对前路一无所知,他有的只是劫后余生的恐惧和难言的孤独。因此,哪有什么生来岁月静好,有的是独自默默承受。读完全书,再回看这一时期他的文章,无论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乐观,还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情怀,都是他在无言的山水寻到的心灵慰藉。
哪有什么凭空而来旷达洒脱,只不过是一个自己与自己握手言和,只不过是一个人在苦难中参透了生命的本质。山河起起伏伏,光阴疏疏密密,他用从容洒脱,智慧达观为自己的宦海沉浮、几经波折的生命作注。他的乐观豁达,一如蚌肚子里的珍珠,浴血后的凤凰,风雨后的彩虹。所以他不仅独自美丽,也成了桥上的风景,不仅装饰了别人的梦,还为无数孤独、痛苦的心灵开出了一剂药方。
拥抱,让他的通达智慧的人生哲学点亮我们的心灯。当不理解、攻讦、厄运接踵而至,怎么办?苏子勇于和自己和解,和世界握手言和的处世哲学、人生智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爱其民。建“育婴堂”、修苏堤、兴水利,在职期间实实在在做好每一件事,践行“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被贬黜,处江湖之远,那就坚守“穷则独善其身”,筑草堂、开荒地、种蔬菜,自给自足、自得其乐过好每一天。他在仕途得意之时不媚上、不结党、不逃避,始终站在真理的一方;他在丧妻、被贬种种逆境中,不悲观、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一个真正读书人的风骨!
苏轼离去千年,他的身影并没有被时光湮没,相反,他仍然清晰地伫立在那里,历久弥新。在现在这样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更需要那个乐观豁达、中正平直、热情率真、幽默智慧的苏东坡。在工作受挫时,在困境磨砺中,在人生不顺意时,走近他、拥抱他,从他身上汲取力量。与自己和解,与世界握手言和,让我们多一分淡定从容,活出自我,享受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