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再一次认识陕南
2020-12-10  来源:本站原创

□ 钟嘉焜 jAn安康新闻网

当我写下这样一个题目的时候,我扪心自问:作为一名地道的陕南人,怎么能够不认识陕南呢?我们每天生活、工作、学习在陕南的秦巴汉水之间,太习惯了这里的山水、人情、民俗、风物,太熟悉了这里的草木、花卉、飞禽、走兽,太了解了这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里的一切都在冥冥之中发生了改变。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或者将要发生些什么呢?当灵魂拷问着我,一丝既决绝又不可名状的疑惑,袭上我的心头。jAn安康新闻网

从人们的认知规律和认识习惯出发,我不得不说:“陕南是我的家乡。我的家,在山水秀丽的陕南某一个犄角旮旯里。陕南是山水广袤的秦巴山地。雄浑挺拔的高山是陕南应有的基本骨架,蜿蜒喷涌的河流是陕南多姿风采的剪影,自强不息的人呀,才是陕南大地上的主人,创造着人类文明,积淀着悠久文化。祖祖辈辈生活在陕南的人们,顽强不屈地与穷山恶水抗争,传承着朴素亲切的民风民俗,包容着南北西东。”jAn安康新闻网

全方位、多维度地认识陕南,能够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坚定走自己的路,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各项改革事业,做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jAn安康新闻网

陕南在地理上,不南不北,不东不西,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但又未能担当起中央地带之责任,因而它是一个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过渡交流区。jAn安康新闻网

陕南在文化上,不秦不楚,不豫不蜀,陕南北部地近关中,则文化近秦。而东、南、西则受豫、楚、蜀文化影响较多,具有浓郁的文化杂陈与并存色彩。jAn安康新闻网

陕南在产业上,农产林产并存。农业承担的是温饱职责,具有浓厚的自足性特征,林业解决的是富裕的问题,具有明显的商品经济色彩。jAn安康新闻网

陕南是近代化的非典型性发育。明清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是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的正常发展。而陕南商品经济与雇佣关系的发展或与特有的资源文化有关,具有明显的非典型性特征。jAn安康新闻网

陕南是“内卷化”的最佳内存释放区。明清以来,发达农区的“内卷化”(有增长无发展)趋势形成移民浪潮,无论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产业对接与环境适应的问题,两相比较,唯有移民陕南成本是最低的。jAn安康新闻网

陕南社会结构的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原生形态即土著居民既有的社会文化结构,次生形态即由各方移民构成的新的社会文化结构。两者的矛盾、冲突与共生,是认识与研究陕南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移民占有很大比例的特殊地区,匿居山林者首先是保障生命安全,然后才追求生存安全。jAn安康新闻网

陕南近代科教事业的自身性发展与输入性繁荣。总体上来看,陕西乃至西北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甚至都与抗战时期迁到陕南的高校有关系。研究陕南近代科学与教育的发展,尤其要注意输入性繁荣问题。近代科技教育的输入,不仅对陕南,而且对西部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与影响。jAn安康新闻网

陕南文化品牌——终南隐士文化。美国学者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让人们了解到在终南山中尚有五千多位修行的隐士。隐士即隐居之士,这些人不求仕名、不和世俗、逃离是非、归老山林,他们或等待重建功业,或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终南山以地近长安,是古代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首选进退之地,故名山修道,终南唯冠。jAn安康新闻网

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隐居终南山经历。姜子牙入朝前,曾隐居磻溪,后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秦末有“商山四皓”,佐安汉初天下;张良功成身退,“辟谷”于紫柏山,得以善终;隋唐五代的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及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等也都曾隐居终南山。jAn安康新闻网

陕南的冲繁疲难与取意康宁。明清按照大小、繁简、冲僻、难易四项标准划分州县等次,“地当孔道者为冲,政务纷纭者为繁,赋多逋欠者为疲,民刁俗悍、命盗案多者为难”。jAn安康新闻网

陕南在汉唐之间属于关乎京畿安全地严控地域,限制流民进入,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并未有行政建制。明清以来,各方人众相继涌入,有开荒种地者;有经营林产者;有隐居避乱者;有犯罪逃匿者;亦有聚众谋反者。由于人烟渐多,五方杂处,南山林区渐成滋事生非的多发地区之一。安康、宁陕、宁强、镇安等府县的命名,多有取意“康宁陕西”之意。jAn安康新闻网

搭伙共耕与老林开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秦岭山中有火地塘林场,何以以此命名?有人以为是流民入山,刀耕火种而留下的地名。但是南山的规模化开垦已在明清时代,移民带来的往往是比较精细的生产技术,刀耕火种虽不敢说绝迹,但毕竟属于比较粗放、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了。最具关键意义的是五行中木生火,林区防火是人之共识,先民们不会在生息之地命名上犯此忌讳的。jAn安康新闻网

据推测,火地塘或为伙地塘之误。搭伙共耕是中国农村常见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尤其是在某些移民与新开发区域,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应对陌生、艰苦的自然环境,需要利用血缘或地缘关系组成共同体,以渡过难关。他们共同占有土地,劳力、牲畜、农具搭伙使用,产品按投劳、投资比例分配。等到逐渐适应和熟悉了环境、各自有了若干积累以后,这种“伙种”之名却留了下来。伙地塘,或是南山老龄开发历史的地名见证之一。jAn安康新闻网

也许,以上分析和观察,还会挂一漏万,但我们不能停下来思考,也不能停滞不前,还有许多有效的方法亟待我们去探索,还有许多的难题亟待我们去破解,我也想通过此文,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让我们翘首以盼,期待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与方案。jAn安康新闻网

 jAn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