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汉阴地域文化对“三沈”的启蒙影响
2020-06-12  来源:本站原创

□ 杨兴无Gdz安康新闻网

汉阴县城东南角城墙上的文峰塔是清同治12年修建的,到今天已有147年的历史了。塔上面有一幅对联写的是:“塔势凌云开笔阵,人文启秀焕奎光”,横批是:“文星高照”,塔的背面还嵌有“腾蛟起凤”四字石碑。就在文峰塔修好后不久,县城有一个姓沈的书香世家大院里先后出生了三兄弟,而且后来这三兄弟还都成了中国文化大师,他们是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Gdz安康新闻网

龙岗岭下,一弯月水环抱着汉阴山城,沈氏三兄弟在当地厚重的文化熏陶下,一直在这个小县城生活了二十多年。成人之后,充满着理想和抱负,离开汉阴,游学中外。“三沈”生在汉阴,长在汉阴, 那么汉阴深厚独特的地域文化环境,对他们后来各自所涉及的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我认为,最起码“三沈”从小所接触、感受到的当地某种文化现象成为了他们后来学术主攻研究对象的兴趣点。Gdz安康新闻网

大先生沈士远是庄子专家。他在北京大学讲庄子思想名气最大,其中《天下篇》讲得最出彩,因此,大家送他一个大号“沈天下”。那么大先生为什么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这个大系统中特别注重庄子哲学思想呢?这和他从小在汉阴受到“子贡过汉阴”的庄子哲学思想熏陶有直接的关系。Gdz安康新闻网

老庄思想在汉阴渗透得很深,不仅《庄子》里抱瓮取水的典故发生在汉阴,更重要的是,汉阴受荆楚和巴蜀文化影响最大,而荆楚文化的内在核心就是老庄哲学。汉水流域作为老庄哲学的发祥地,而汉江经过汉阴22公里,汉阴自古就有“巫风滋盛”的道家地域文化和习俗,在这种大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大先生沈士远,他的整个身心肯定会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Gdz安康新闻网

大先生少年时,汉阴东城门楼上刻有清嘉庆年间县令钱鹤年题写的“汉阴抱瓮之乡”石刻大匾,县城北龙岗上还有唐朝和清代修建纪念抱瓮老人的古迹丈人亭和灌台。作为书香世家弟子在游览这些古迹的时候,他不想去探个究竟?我想应该在少年沈士远内心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史料可以证实,汉阴在唐朝就开始演义《庄子》书里子贡过汉阴遇抱瓮丈人的故事了。有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庄子思想在汉阴民间的传播和其它周边地区相比就显得更广泛。当然大先生沈士远能成就为当代著名庄子专家,是在他离开汉阴后刻苦学习专研的结果。但是他在22岁的时候,也就是1903年,全家才从汉阴搬到西安,在汉阴土生土长起来的有志青年后来能成为研究庄子思想的大学者,我想他的故乡汉阴一定给了他不少养份。Gdz安康新闻网

二先生沈尹默成就最高的是诗词和书法。他曾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月夜》被确定为中国第一首白话散文诗。胡适先生夸赞说“几百年来哪有这样的好诗”。二先生沈尹默一生写了几十本旧体诗词和新诗,整理成册出版的有七八本。特别是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18首白话诗,奠定了他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的地位。Gdz安康新闻网

另外,二先生沈尹默的书法那就更称得上是当代泰斗了。有不少大书法家和文化学者称沈尹默的书法是继王羲之、王献之和唐、宋两朝之后中国书法的又一座高峰。更有人说他的行书是宋大书法家米芾之后800年来第一人,其书法艺术成就超过元、明、清,直接可与宋朝四大书法家比高低。Gdz安康新闻网

沈尹默先生20岁结婚立家后才离开汉阴。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二先生在汉阴是如何打好诗词和书法底子的。他在1957年写的自述里是这样说的:“我五岁上学,发蒙的李老师是一位年过七十的不第秀才,他却爱好诗歌,时常喜欢念几遍《千家诗》中的名句,后来另请了一位湖南宁乡吴老夫子(指湖南移民汉阴吴氏)。这位老夫子自己虽然不作诗,但教我们读《古诗源》《唐诗三百首》,我觉得很好。后又看了一些小仓山房的著作,以及李、杜、韩、白诸唐人的诗选,其中尤其喜读香山的作品,这样就引起了对诗歌浓厚的兴趣。”可见沈尹默青少年在汉阴生活的时候,打下的诗词功底和产生的浓厚兴趣影响了整个人生,且成就了中国新诗开派人物。Gdz安康新闻网

二先生书法和诗词基础不仅在汉阴受到家庭父辈和老师的熏陶,而且就在他少年时,当时的汉阴文学创作氛围在全安康是最好的。“三沈”出生前夕,汉阴县令钱鹤年自费,修建了一个占地四亩专供文人聚会的场所——稿园,钱鹤年本人精通诗文书画,在他的倡导和邀请下,安康文人雅士如叶世倬、石衍、董昭等文化名流常来这里赋诗作文,安康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一次文人笔会就是在汉阴稿园里举行的,很长时间汉阴成为了安康文学创作的中心,这在安康是有史可考的。Gdz安康新闻网

沈尹默十二岁就跟着汉阴一位姓吴的老先生学写毛笔字,十五岁就能为人写春联和扇面了,他开始写的是黄自元的字,其实临欧阳询的字下的功夫最大,之后就在家专攻家藏的《耕霞馆贴》,上面有历代名贴,可以说二先生沈尹默在汉阴生活时就已经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Gdz安康新闻网

说到这,就不能不说一下汉阴历史上的书法现象,安康书坛两位奇人都是汉阴人。一位是汉朝时的王戎,他写的隶书《石门颂》石刻被中国历代书法家奉为隶书的代表作品。另一位就是沈尹默先生。《石门颂》用笔豪放洒脱中又处处含锋而不露,收放特别自如,鲜明地体现出了汉阴道家文化“外圆内方”的精神特征。沈尹默的书法特别是楷书渗入的欧体最浓,后来又加入了一些北魏体,而初唐书法家欧阳询就是继承了汉隶、北魏碑帖,独创楷书新风的结构大师。安康发现最早的摩崖石刻就出自汉阴双河口,汉阴历代存留下来的大量牌匾碑刻书法中有很多都有很重的欧体书风,与沈尹默同时代和后来汉阴的张兑三、王子中、沈兰华等当地书法名人的字也都崇尚欧体,他们的书法作品欧体味道都很浓。Gdz安康新闻网

直到今天,我们汉阴书法创作之风依然盛行,长期坚持练书法的就有近千人,其中有不少人也特别喜欢练习欧体。汉阴是陕西省书法之乡,目前正在创建中国书法之乡,有中书协会员2人,省书协会员41人,市书协会员68人。以上汉阴书法现象,足以说明是一个地方的特定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承传和发扬。Gdz安康新闻网

三先生沈兼士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语言文字学、音韵、训古和方言学大师,特别是在研究方言这方面很有建树。他认为方言之所以产生有三个重要原因:一、当新的语言替代旧的语言的时候,旧的语言会有残留,而残留的部分,便成为一种方言;二、语言因地理的差异而发生变化,成为一种方言;三、第一种情况是纵方面的变化,第二种情况是横方面的变化,纵横两方面综合起来就是方言的全体。Gdz安康新闻网

沈兼士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语言文字、方言学大家,与他的两个哥哥一样,是和他青少年时代深深受到汉阴多元移民文化的影响分不开的。Gdz安康新闻网

历史上由于汉江水路通道,陕南早就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格局。特别是在明清两朝十多省移民到汉阴定居,外来人占到百分之八九十,各省的移民落户汉阴后一直坚持各说各的方言,宁舍祖宗田也不舍祖宗言,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语言交流时,方言的种类特别多,加之后来不少方言混杂在一起又慢慢地形成了不少新的方言,至今在汉阴南北山区还保留有两广两湖等多省方言孤岛。可以说,汉阴融多种方言,在全国所独有,汉阴算得上是我国方言宝库。Gdz安康新闻网

方言是研究音韵、训诂、文字的基础,是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考古材料,现代语音保留了很多古代语音现象。沈兼士是17岁时离开汉阴的,在他那个时候,汉阴方言肯定比现在多得多,所以我们说汉阴独特的多种方言文化现象给三先生在言韵、训诂、文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方言素材和优越环境。 Gdz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