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兴贤塔:安康儒学教育碑记
2019-07-31  来源:本站原创

□ 李杰森GJM安康新闻网

res01_attpic_brief.jpgGJM安康新闻网

GJM安康新闻网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习惯把小城一分为二,称之老城和新城。GJM安康新闻网

老城偏北、临江,约南北朝时期从江北迁址江南,因滔滔汉水屡泛安康,毁城次数不可详述,致以确切建城年代似不可考。明万历十一年,汉水再次倾泻入城,城毁,人亡殆半,方始于南山高台修建一隅方城,延至清乾隆四十五年完备,称为新城。城设四门,挖有壕沟,筑有炮台,近百年来渐次湮灭,仅存一爿城门、数米残垣和百米小巷,城门谓之“北门”,为时新城拱辰门。GJM安康新闻网

新、老城于此分界。GJM安康新闻网

北门东侧,车水马龙中伫立一寺,名曰双溪,以新城东西两侧陈家沟、施家沟溪流汇集寺前而得名,溪流早已淹没在城市建设的洪流中,而寺庙香火绵延未绝。GJM安康新闻网

驱车东行数分钟,道路南侧横列一山梁,缘山坡建有一寺一庙,寺名金堂寺,庙为东药王殿,寺静寂,殿喧然,近年有《道德经》爱好者于此开坛讲授,从而围之者众。GJM安康新闻网

转过山隘就是黄洋河,谷地开阔,河水清明。记忆中,河畔古柳壮硕,春夏之际枝条拂空,绿意翻飞,有老翁撒网、少妇浣衣、幼童戏水,天野之趣盎然。岸上有集镇,集镇上有学校。我少年时代在此求学,当年校舍管理混乱,经常为书本、坐凳失窃而烦恼,郁闷之际仰望天空,对面就是牛蹄岭,隐隐然,天际线上矗立一塔,孤零零,旁无余物。求教同学,喻为兴贤塔,问来历,不知其祥。曾相约一探究竟,尚未成行,不堪盗扰的我迫而转学,此后近三十年再也没有视探过,而塔一直都在,每过集镇就会在心底浮现。GJM安康新闻网

GJM安康新闻网

从北向南穿城而过,经香溪洞景区抵牛蹄岭。GJM安康新闻网

牛蹄岭战斗遗址烈士纪念碑修葺一新,站在碑前向东南望,不远处的落日余晖下,兴贤塔掩映在层林间,和三十年前远眺时一样灰灰暗暗、隐隐约约。直抵塔下的乡村公路尚在养护,车不能至,沿着一段弯曲的台阶而行,攀上塔基处已汗水涔涔。GJM安康新闻网

塔身七层,实心,由条石垒砌在四道台阶围成的方形基座上,因长期裸露,风雨侵蚀,塔体剥落严重,原本应存在于第一层标明身份的碑刻已散佚,独有第三层北向位石刻楷书“兴贤塔”三字在霞光映照下兀自生辉。顶层独特,呈四角凉亭状,影影绰绰刻有楹联,字体尚小,因落日向晚,不可辨晰。GJM安康新闻网

塔基平台建有砖混结构平房三间,低矮简陋,大门紧闭,暮色渐浓,对面集镇已灯火通明,而内心眺望了三十年的兴贤塔在短暂凝视后愈发模糊,愈发神秘。GJM安康新闻网

GJM安康新闻网

王安石曾撰写《兴贤》一文,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后世兴贤之说大约由此而来,士大夫们把培养贤才,举贤任能作为构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儒家精神的情怀与担当,和诸多以“文峰”“文星”命名的书院、亭塔、街道寓意文运昌盛一样,“兴贤”也寄予了历代读书人求取功名、经世济用的美好愿景。GJM安康新闻网

可惜,无论嘉庆年间撰修的旧《安康县志》,还是1989年编写的新《安康县志》均无兴贤塔蛛丝马迹。GJM安康新闻网

好在网络发达,从某旧书网觅得一书——《安康县兴贤学仓志》,该志书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约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完成了本志,本志为集体创作,草创:赵祥、郝英,修饰:鄢淳孝,润色:张鹏飞。第二阶段在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鲁论撰写了《续兴贤学仓志》,详实记载了兴贤学仓的兴办和兴贤塔的建造,而生活在安康这方土地上一群旧时代读书人倔强而执着的身影也渐次明晰。GJM安康新闻网

GJM安康新闻网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由御史转任陕安道的云南人蔡琼春巡兴安府,年近八旬的廪贡生新城人赵祥携带《兴安州志》和文庙三处碑文拓本面见蔡琼,上书要求兴安府归还安康县旧时学田,用以创办学仓,教育学子。理由有三:一是早在明朝安康县士绅捐赠有学田六处四百余亩作为贫寒子弟的膏火之资,乾隆四十五年被时任兴安知府吴六鳌把半数以上以政府名义充归州府礼房(清代主管祭祀、教育的府县两级机构)。二是学田丧失之后,安康县教育废弛,人才凋敝。三是兴安府有关南书院,治下七县也均有书院,唯独州府所在地安康县无此机构,贫寒子弟求学无门。GJM安康新闻网

越过府县两级上书是需要极大冒险精神的,所说学田又属前朝旧事,而且前任知府已经做出决定。早在二十年前举人郝英也为此请求兴安府归还学田,未获受理。但蔡琼不仅受理,批示兴安府及安康县即刻办理,并且捐银200两用于兴办学仓。GJM安康新闻网

当然,事情并没有朝预料方向呈线性发展。为弥补学仓经费不足,需要卖掉位于付家河学田一块,但是租种学田佃农及其堂兄以官田不得买卖为由百般阻挠,时任知府听之任之,蔡琼对此极为不满,给张鹏飞写信要求租赁房舍,先恢复授学。好在第二年知府换任,白熙亭出任兴安知府,迅速了结了卖田事宜。赵祥、张鹏飞、马士贵、鄢淳孝等一批读书人开始着手厘清学田四至,建立学仓章程,在新城北门内东井沟购置民宅数间,建成兴贤学仓,张鹏飞出任仓长。为保证学仓生源,张鹏飞还在蔡琼支持下开办了牛蹄岭义学,而知府白熙亭则在张鹏飞倡导下筹资创建了牛蹄岭兴贤塔,用以纪念治下的教育盛事,寓以文运昌盛、文脉不绝。在官方和民间力量共同推动下,道光二十三年秋天,在王朝制度走向衰微时,安康县贫寒子弟迎来了接受教育的曙光。GJM安康新闻网

GJM安康新闻网

东井沟即现东井街,新城北门内介于汉滨初中和安康市第一小学之间一条小巷。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与董铭竹合修过《续安康县志》的宿儒荆忍谦撰写《安康县乡土志》,这样记述:“兴贤学仓是安康县独立的,到了光绪之季改行新法,停科举,设学校,就把这学舍改为高等小学校,此安康设学校之源起也。”兴贤学仓故址即现安康市第一小学(部分),影响可谓深远。GJM安康新闻网

在以“兴贤”之名推进安康本土学教育中,活跃着一群具有教育情怀的读书人,“不避艰难,有始有终,不变气概”。陕安道蔡琼、兴安知府白熙亭自不必说,郝英,增广生(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越梅西铺(今恒口镇梅子铺)人,于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首次发起恢复旧有学田,83岁时仍参与付家河学田买卖争讼;赵祥,岁贡生(每年由地方选送入国子监肄业者),担任过甘肃泾州儒学训导,兴贤学仓建成不久去世;马士贵,武举人,原金安康锁营守备,时年84岁,学仓创建积极参与者;张鹏飞,拔贡生(每十二年省选生员保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者),首任兴贤学仓仓长,牛蹄岭义学和兴贤塔创建发起人,晚清时期安康著名出版发行家、教育家,创办“来鹿堂”刻印社,著有《来鹿堂诗文集》8卷。GJM安康新闻网

斯人已逝,兴贤学仓故迹已不可寻,唯有牛蹄岭上三条石垒砌的兴贤塔,斑斑驳驳,兀自孤立,像一个旧时代读书人的背影,执着而坚定。 GJM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王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