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铭记与展望
——《陕西文学60年作品选(1954——2014)》阅读印象
2019-01-18  来源:本站原创

 唐玉梅UXC安康新闻网

由贾平凹、蒋惠莉领衔主编的7卷20册《陕西文学60年作品选(1954——2014)》的出版发行,无疑是陕西文学界的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UXC安康新闻网

该套丛书选录了60年来陕西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理论批评分七卷,共20册涵盖了陕西大部分的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入选作品年限为1954年至2014年,立足于陕西文学和我国当代文学60年发展的历程考量,以既能够体现陕西60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风尚,又能够囊括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兼顾老中青几代作家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以优秀作品为主要入选标准。UXC安康新闻网

此套丛书卷中共收录了12位安康籍作家的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卷有李春平的《步步高》(节选);中篇小说卷有张虹《小芹的郎河》;短篇小说卷张虹《雷瓶儿》,李春平《脚》;散文卷有张会鉴《吃春记》,张虹《神鸟再现 》,王晓云的《上海落雨,西安落雪》,刘云《小风吹庄稼》,李焕龙《草根智者》;诗歌卷有党永庵《采莲女儿歌》等三首,张宣强《人民跟党心贴心》;李小洛《省下我》等四首、周长圆《宁陕的风》和《风吹宁陕》;纪实报告文学卷有邹服生老师的《解放慢班》、王晓云的《河流与大山的秘密》,杜文娟《阿里,阿里》,作为安康读者,我由衷地喜之贺之。UXC安康新闻网

翻阅厚重的丛书,感慨颇多。UXC安康新闻网

一眼之下,其不啻为鸿篇巨制。阅读中,首先感到全书的编选是对60年来陕西文学成就的总结致敬,是对陕西文学未来创作和“文学陕军”再出发的热切期许,体现出编写人员对于陕西本土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同时也在潜意识中反映出陕西文学界对于塑造陕西文学强省的内在的向往和追求,回望60年的陕西文学历程,也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展望和憧憬陕西文学明天的再出发和再辉煌,丛书的文章本质上是对陕西文学的一次审视和回顾,同时也是对后来的陕西文学的创作方向、灵魂的引导和激励。UXC安康新闻网

作为文学大省的陕西,陕西文学在中国文坛举足轻重。“文学陕军”是中国文坛的独特现象,无论社会怎么变化,陕西文学都必将也应当在全国一枝独秀,独具风骚! 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陕西的人民族的精神之根,怀抱丛书,仿佛脚踏关中的厚土之上,对自己身处陕西这方泥土身为陕西人而油然而生出一种信心和力量,无论从文体、风格、样式,还是内容、题材、立意上,丛书尽可能向读者展现陕西文学的全貌和活力,以及从这个窗口望过去的陕西文学背后流光溢彩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读之,感觉编者的良苦用心,全书汇集了许多新老名家的经典佳作,即是文学创作者研习的范文,也是滋养灵魂的美文,阅读的过程,你的审美、情感、心性、知性,被如许精选的文字所浸润、滋养,令人受益匪浅。UXC安康新闻网

陕西60年来文艺创作硕果累累,要想以一套丛书来涵盖60年来陕西文学7卷中7个门类的方方面面,且以方便各界读者和学者欣赏、阅读和研究陕西文学60年作品主要面貌为基点为目的,兼顾老、中、青作家,兼顾各地市作者,实在绝非易事,因此疏漏之处在所难免。UXC安康新闻网

但其中大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基本涵盖之内,我们看到陕西的文学创作不仅仅只是小说一枝独秀。从某种意义上这套丛书,已经不啻为陕西文学60年的辉煌画卷中值得浓墨重彩的经典之作,展读全书,仿佛触摸着一代文学精英们的心灵脉动,以及那个时代与他们生活休戚相关的民族自立、自强的光荣与梦想,我们从中看到60年来,陕西文学究竟是用什么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建立了“文学陕军”在全国的影响力,又是怎样地把这种精神筚路蓝缕地薪火相继。UXC安康新闻网

其次,从丛书选取的主要作品和作者创作群来看,陕西作家群的作品中又因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秦腔》为代表的三部小说深刻反映了秦地历史、现实和人文,先后问鼎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而成为陕西文坛东征的最强音,从此,“陕军东征”广为流传。真正经典之作不仅需要厚重的积淀,更来源于生活,契合大众的审美追求,要“务实”和“为民”。UXC安康新闻网

就像此次纪实报告文学卷入选的《解放慢班》的作者邹服生先生,年近80岁高龄,仍旧笔耕不辍。为了文中的一个数据,能走访数十几个人以求准确,为了作品中一个人物的一句话,他能够放下一个老前辈的架子虚心向不同的年轻人征求意见,再请不同的读者提意见,一遍遍反复修改,再请人打印,再反复修改,如此者三,坚持不懈。在他们的身上,始终如一地释放着一种对于“正义、道德”的正能量的积极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是如此地深爱着这个不那么完美的现实社会,他们是如此让文学的人文精神和自我的灵魂相融合为一体而不自觉,他们是如此无限地深情地坚持着以文学为匕首来作战,来呐喊,因为对于文学的立场和文学观的不断自我审视,他们拥有着超越这世俗的勇气、胆魄和胸襟,并始终愿意以文学的形式来表达自我对生活、对生命、对世事、对社会的思考,保留着一颗对红尘的赤子之心,坚持着用文学的方式来安顿自我,表达自我,疏放自我内心,文学已然成为他们的生存信仰,在朝拜缪斯的圣路上,他们义无反顾,在世俗的滚滚喧嚣红尘中坚持着文学创作的阵地,以生命,以激情,以智慧、以悟性、我以我血荐文学之轩辕。UXC安康新闻网

这些都将被永久铭记!这些都值得被永久铭记!UXC安康新闻网

而铭记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回首春华秋实的过往,也是为了抒发再续华章的激情。在当前环境下,面对当前社会和生活,面对全球经济大潮的席卷,面对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经济、消费领域,文学的地位每况愈下,逐渐被边缘化了,逐渐被冷落了的时候——而就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否像那些前辈们一样,把文学创作视为一种圣神的信仰,自觉地选择和使用新的文学武器进军全国乃至世界?UXC安康新闻网

但无论如何,“文学陕军应该立即出发,全体出发。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面对新的挑战与经验,在全国视野下,甚至在全球视野下,文学陕军如何抓住机遇、继往开来,文学陕军如何担当使命、突破瓶颈、实现跨越,文学陕军如何坚守追求、打造精品、再铸辉煌,文学陕军如何形成特色、辐射全国、融入世界,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UXC安康新闻网

作品的入选意味着荣誉和肯定,但更应该意味着激励和鞭策,潜心创作,再出佳作,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重整“文学陕军”的雄风,有耐力和勇气坚持创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内外兼修,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勇气和坚韧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入选下一个60年作品选。UXC安康新闻网

书中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无一不体现出编选者一以贯之、别具慧眼的文学理念与审美素养,读之,不啻为享受一场文字与思想的饕餮盛宴。他们的幸苦编纂使得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一个省的一段文学记忆,而将是留存在陕西文学史上的永久的作者的群体影像,是一次集体性的文学回顾,是众多的知识群体对于60年时光的各具特色的自我的也是集体性的集中呈现,还有从他们的成长经验里所浮现的独特的历史环境,折射出的一个万花筒般的时代影像。UXC安康新闻网

从柳青、杜鹏程、王汶石到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陕西作家们的身上始终有一种精神:既有着以巨大的热情深入现实、静心埋头基层十余载的创业者精神;也有以冷静的眼光观察生活、不媚俗不盲从的史学家精神;又有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为文学事业献身的追梦者精神,作为一名陕西人,作为一名对文学始终抱着高山仰止之情怀的读者,我希望我们的陕西作家们能将这种精神薪火相继,愿“文学陕军”不负厚望再创辉煌再创佳绩。UXC安康新闻网

(责编:刘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