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俩不去我家,就是瞧不起咱这个泥腿子!”老袁一手扯着我,一手拽住王老师。……
-
过去我们那里缺柴烧,为烧柴想不尽的办法,跑几十里去后山拾柴,上坡割渣渣柴,拔苞谷茬、麦茬甚至揽树叶子当柴烧,还有弄柴的路数就是在水里想办法,扎柴就是收……
-
许久没去汉江公园了,今天有空,决定去转转。清晨出门前,看看窗外,天色阴晦,密云欲雨,就抓了把雨伞放在背包里。这伞带得恰到好处,因为出门不久,雨便悄然而……
-
在我一楼展厅里,放着一堆父亲手工制作的竹篾刷把。……
-
上世纪80年代,文学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圣的,社会对文学的重视也是空前的。那时,凡是能写诗作文章的人都是时代的宠儿。我当时的母校——安康第二师范学校自然不……
-
小姨是我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人。……
-
麻木的双腿,呼啸的风,一次次地钻山洞,胡吹乱舞的头发拍打着面颊。泥泞宽展的大路,一级一级的石圪坎,高高居于山坡的泥巴房,山顶的荷塘摇曳的荷叶,这是我对……
-
“当祖国召唤时,他们说‘我愿意’;当需要放弃个人利益时,他们说‘没关系’。”《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一书晨钟暮鼓般敲击着读者的灵魂,将院……
-
一直都爱莲,爱她亭亭的茎干,如伞的绿叶,大朵的圣洁之白,羞赧之粉;爱她饱满的莲蓬,清香的莲子;爱她满池摇曳的盛景,也爱她残败不失风采的凋落。……
-
岁月不居,时光易逝。不经意间,我的老师姚维荣教授已经退休十六年了。今年6月9日,是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十周年的纪念日,他进入了“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行列……
-
自打这座四合院建起之后,这面山坡的地名就被周边群众自然而然地叫成了“四合院”。……
-
县里举办烹饪培训,邀请了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资深教员毛朝军,我陪同并参加开班仪式。下车后,毛老师似乎忘了正事,兴致勃勃逛集镇。我急了,虽说他是烹饪工艺与营……
-
晨练结束,我从河堤上到公路,一辆公交车由南向北开来,在我面前的站台停下。从车门走下一位老农,顺手搬下大筐小筐的蔬菜,放在路旁,准备挑到旬阳农贸市场去卖……
-
邓星秦头楚尾,万溪涌聚。遂成三源,缘起并遇。涓潺互衔,左右同旅。远源不绝,劈规裂距。哗泉赴壑,穿石碎圩。又悬洞间,滔汩共语。沿岩挂壁,湍锦如许。驰奔千……
-
袅袅兮秋风,飘飘兮木叶。木叶在风中如羽如蝶地袅袅飘飞,的确极能打动人心,于是初秋已过、暮秋未至的仲秋,就成了叶片们展现风采的最好舞台。此时的它们已然褪……
-
还是说说那次让我难以忘记的晚餐吧。……
-
居住城南已二十余载,南环路两边栽种的银杏树的光影蝶变,如今已成为独属于这条路的四季之景。……
-
“妈,我明晚的车。回来我要吃腊肉,最好是镇坪的。”女儿每次回家前都要打来电话或发微信,但内容一定少不了这一项。……
-
风寒露冷,桂香满城。我漫步大街小巷,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柔情,魂牵梦萦;每一息皆吸吮着冷秋的桂香,直透心扉。……
-
地名,是特有的文化密码。巴山秘境镇坪县的地名,证明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见证着人们对国家的热爱。……
-
高梁上,山垭间,迎风耸立的两棵巨柏,以其苍劲挺拔而显饱经沧桑,以其路标功能而自成风景。无论村人、路人,说起“两柏八条路”,就有讲不完的故事、忆不完的过……
-
金秋,巴山腹地平利的乡村田园,风光无限,晨曦穿过雾岚,洒在阡陌纵横的稻田,散发出秋熟的气息。金色的秋风,轻拂过坝子里的层层梯田,稻穗随着秋风轻轻摇曳,……
-
或许父亲曾是一名教师的缘故,平日里喜欢读书看报,我也耳濡目染。儿时,家里日子过得拮据,没有像样的家具,却攒下一箱经典名著和各类报刊。也正是这些书籍报刊……
-
“我不去上学,就不去!”我立在屋檐下,呜呜地哭着。……
-
周末有事耽搁不能陪伴母亲,与她视频通话。电话那头母亲笑呵呵地说:“你姐姐接我来她家玩啰,你们不操心。”幸福的笑容像菊花盛开,洋溢在那苍老的面庞。想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