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龙
在朝阳之下,这绿油油的梯田里,庄稼、蔬菜与果树、苗木、花卉五彩斑斓,争奇斗艳,展示出白河县呈现给世人的特有景观。
众所周知,安康因置身汉江上游的秦岭、巴山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闻名三秦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位于安康南端,素有“秦头楚尾”之称的白河县,近年大抓农旅融合,促使旅游产业生机勃发,但其级别最高的AAAA景区,不是月儿潭的水景、庙山寨的山景,也不是桥儿沟的人文景观,而是仓上镇的“梯彩农园”!
沐浴着暖阳,我登上高过千米的裴家寨,俯视阔达六千多亩的天宝景区,只见一道道两人多高的石坎子在山坡上画出了一条条色泽分明的彩带,由不同植物组成的色块,正以其旺盛的活力,长成了景区的主题词“大地艺术,七彩天宝。”
沿着贯通上下左右的机耕路,我们走进长达两千米的第一道梯田,看到当年的石渣地经过十几年的掺土、拌粪与拍打、深翻、耕种,已经变成了黑油油的泥土。田里的小麦因有猪粪催生而茁壮成长。留作种子的玉米棒挂在地头那排仓房的檐下,以其金光闪闪的笑容喜迎八方游客。
旅游公路在梯田之间拐着慢弯,缠绕在山包上的彩带如是彩色的波浪,在我的眼前自豪地展现其诗情画意。同车的导游向我介绍:这是轮作耕种的六百亩油料作物,它们有黄艳艳的油菜花,有金灿灿的向日葵;这是三百亩有机菜园,四季倒茬,每天都有时令蔬菜,眼下的萝卜、白菜等十几个品种,既能保障园区大量的餐桌供应,也能满足游客的后备箱需求;这三百亩茶园育出的天宝香茗,让“天宝贡茶”重振雄风;这三百亩果园里不仅有春花、夏果,还有红彤彤的柿子、黄澄澄的柑子;这八百亩苗木花卉,虽然谢了桃红李白、紫薇之粉、樱花之艳,但晶亮的银杏、如玉的白菊和大片的玉兰碧叶,依然诱得打卡者络绎不绝。
这些宽不足十米,而石坎高达五米左右的梯田,以其开山辟石的不易,向人们讲述着创业的艰辛。
神笔马良绘制于坡地、荒山上的这方美景,是白河人于新世纪在山地上创造的又一个奇迹!早在1973年,以李群欣书记为代表的白河县委在深入调研后认为,要让人均不足六厘基本农田的白河山民吃上饱饭,只能用开石山、砌石坎的笨办法来兴修水平梯田!于是,21万人民历经21年苦战,终于修成23万亩梯田,砌石坎3.5万公里,相当于万里长城的三个半长。1990年白河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目标,山民们终于因为“石坎坎,金碗碗”而告别饿肚子的历史。1991年,国务院在白河召开“全国贫困山区经济开发经验交流会”,扎实树起了白河这个“愚公县”的典型形象。此后,“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不仅成了闻名全国的“白河经验”,而且成了白河人二次创业的铮铮誓言!
天宝梯彩农业园区,就是“再创业”白河实践的喜人硕果。2010年8月,从天宝村走出去的创业能人刘和兴,带着他的好搭档李自言、李自有响应县委号召,重归天宝,用他们十几年打拼的兴达建设集团积累,打响了开山建园战役。2016年8月,“大地艺术,梯彩天宝”景区盛大开园,人们在此看到:这不仅是个种养加一体化、游购娱全方位的农旅融合大景区,而且因了“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的“天宝模式”,为攻坚硬仗贡献了一条宝贵的经验。
今天,我在这里的“三苦精神”教育基地欣喜地看到,一批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到此参观学习,开展廉政、勤政、担当作为等主题党日、团建活动;我在这里的研学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看到了中学生在上劳技课,小学生在上生物课;我还看到:绘画、摄影、写诗、作文者将此作为创作基地,就连退伍军人,也以此作为实训基地……这个农业园区,不仅以其四季实景而开发出众多实用项目,而且以其强大的牵引力带动了民宿群落、有机粮油、绿色茶果等周边产业的勃然兴起。
今天,当它以“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及“国家旅游景区AAAA”的金字招牌面对世人时,我十分欣喜地看到:天宝,你是人类敬献给苍天的瑰丽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