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散文诗歌
晒伏
2024-08-09  来源:本站原创

王宗烨FHz安康新闻网

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俗语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在伏天晒粮晒衣,村人一直有这习俗。FHz安康新闻网

伏天一到,村人就将家里物品挨个晒遍,先晒粮,再晒褥子棉袄,太阳越大越好。初伏时,刺白的阳光早把门前土坝晒干透了,勤俭持家的主妇,顾不上暑热,顶着日头就平整和清扫坝子,然后拾掇晒席钉耙,做晒粮前的准备。待到中伏,你若有幸进村的话,一定会被晒粮的场景震撼。FHz安康新闻网

上午9点左右,太阳刚上劲儿,大家就不约而同地扛起晒席往空坝跑,瞅准位置将晒席往地上一扔,再将席绳一解,只听一声“哗啦”,卷了桶粗的晒席就平平弹开。这时,全家齐动员开始运粮,小的进粮柜装,大的把装满的袋子往外运,赶抢着,都只为不错过一刻的太阳。一顿饭工夫,粮柜里上千斤麦子,就全搬到屋外的晒席上了。FHz安康新闻网

摊晒好的麦子,一晒席连一晒席的,大路上、土坝上到处都是,连正常走路都得小心翼翼踮脚穿插。一颗颗圆圆亮亮、实实在在的麦子,是各家各户有名有姓的娃娃,大人们都在阴凉处盯着、守着,麻雀和鸡是没机会来偷的,不过在这种阵势下,麻雀和鸡也犯不着来。其实,大人们盯的是被炙烤逃窜的象鼻虫,它们是芝麻大的黑点,平时藏在粮柜里偷盗,晒粮晒的就是它们,所以乡亲们还为晒粮取了个剽悍的名字,叫“杀伏”。FHz安康新闻网

杀伏,可以理解为护粮行动,每家“掌事的”都不敢怠慢,不管头顶有多辣,脚底有多烫,每隔半小时,都得进晒席将麦子翻搅,力争让每一粒麦子晒到。尽管汗水早已浸湿衣服,可大家内心是喜悦的。待到下午4点左右,借着热劲儿,一刻也不耽搁,大家又赶紧将麦子往柜里装,免得回凉后,象鼻虫再爬回来祸害。杀了伏的麦子,颗颗硬实,仿佛经此一晒,又浴火重生了一样。FHz安康新闻网

相比晒粮,晒衣服轻巧许多,主妇一人就行。瞧去,家家户户门前摆满了花花绿绿,像是搬家,又像是展览。母亲总会将她的陪嫁箱子打开,把里面的宝贝也一件件拿出去晒。有绣着牡丹的被面,石榴红的毛线围巾,水绿色的军大衣和棉手套等。而我,则趁机趴在木箱旁,玩弄里面的几个银圆、几张粮票和狗娃儿形状的老式门锁。FHz安康新闻网

当母亲把衣物晒完后,就把那口箱子也搬出去晒。这时,我才看清那木箱的里子——平整地贴满彩色花纸,走过岁月纸虽染了沧桑,但看得出来,做它时一定花了心思。有次晒衣母亲兴起,就给我们讲她还是姑娘时,为了自备这套嫁妆,每天走十几公里路去干活,一年活做完结账后,除了给家人各置一套新衣,余下的钱就买了几块木板,打了这口箱子。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个旧物,竟藏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就是从那时起,我对母亲及村人的恋旧,产生了新的认识。 FHz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