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旭
深绿色的粽叶在手中折个边,白胖的糯米沿着勺子滑落到粽叶中,再搁上几颗红枣,最后七绕八绕地折上几圈,减掉多余的粽叶,一个饱满的粽子就成型了……
这样鲜活的一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马家粽子这个老店上演。即使不是吃粽子的时节,每天也会有两三百个粽子产生,端午节期间每天更是多达四百多个。虽然这种古老的食物呈现出另一种机械化的时代风貌,但手工制作的魅力依然包裹在其中,这些粽子制作人用手的温度呵护着传统食物的生命力。
马家粽子位于鼓楼街,沿着大南街直走,走到与和鼓楼西街的交汇处左拐,数到第三家粽子店就是马家粽子。店面不大,小小一间,却胜在干净。门前的桌子上整整齐齐码放着沾满毛芝麻碎的夹沙糕、软糯的青团、还有红艳艳的山楂糕,一口大锅里热着包好的粽子,旁边放了张小饭桌,供食客用餐。
记者到店里时,已是下午两点多,粽子店老板的儿媳妇梁敏正在外面看顾生意,丈夫马雪峰和婆婆王国秀都坐在屋里手不停歇地包粽子,三十年的包粽子手艺,舀米,折叠,封口,包扎,一个接着一个,手上动作极快,让人眼花缭乱。1分钟能包六个粽子,平均下来每10秒一个,用马雪峰的话说就是,“闭着眼也能整出来一个”。采访间隙记者扭头一看,一大盆粽子已经包好了。
虽说马家粽子店面小,但名声却不小,这家店在安康有30年的历史,创始人马光德1986年开始做粽子,马雪峰从2016年开始接手父亲的店。
即使在机器制作这么发达的今天,马雪峰每一步仍延续着父亲的执着,坚持手工制作,“做粽子是个相当麻烦的而过程。首先要处理糯米,糯米至少要泡五六个小时,直到发胀为止。”他们家有长期住专门供应糯米的商家,对糯米要求相当高,颗粒饱满,色泽明亮,而且粘性要好,这也是马家粽子在安康备受欢迎的不二法门。
马雪峰指着手中的粽叶笑着说,“粽叶是专门买的大片的箬竹叶,剪去叶柄和叶尖,洗净。要先高温处理,消毒、定型、软化,还要经过泡、揉、撕等多个环节,才能使用,这每一个环节必须要手工才能完成。”
“粽子最主要的就是成型,最后一步需要用手去完成,就跟绑鞋带一样,必须打这个结。机械再怎么灵活都没有手灵活。”梁敏告诉记者,端午节期间是最忙的时候,通常会夜以继日包粽子,眼睛都睁不开了,手还在不停地动。
回忆起创业时候的经历,马光德脸上洋溢笑容。“当时就是为了谋生,卖小吃的也比较少,什么行业都是刚刚起步,也没想过一直干。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许多乐趣,很多人会带着孩子来吃,甚至祖孙三代都在这里吃过粽子,让我体会到做粽子的快乐与价值。”
正在为客人装粽子的梁敏颇为自豪地接上话,“来这里吃粽子的孩子最远的孩子去过法国、澳大利亚,留学的、上班的,每年逢年过节都会来买粽子,这也是一种乡愁。”
现在,马家粽子一共有四个口味,分别是豆沙、燕麦、原味、红枣,夏天还会增加紫薯味儿的,每个2元钱,个儿大,用料十足,实惠划算。夹沙糕和山楂糕都是8元钱一盒。
每天早晨六点多,当安康这座静谧了一夜的城市开始喧闹时,马家粽子开门营业,七点时候陆陆续续有人来买粽子。“对整个安康来说,可能粽子已经不仅仅是小吃,也演变成一种和蒸面一样的早餐吧。”梁敏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