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散文诗歌
保护古树名木 留住乡情乡愁
2018-11-30  来源:本站原创

■陈余朝d2n安康新闻网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的璀璨明珠。古树名木被誉为“活文物”、“活化石”、绿色“古董”。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古树名木保存了弥足珍贵的物种资源,记录了大自然的历史变迁,传承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自然绝美的生态奇观,承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d2n安康新闻网

我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分布广,树种类型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古树单株1316株,古树群28个586株,共计1902株。其中特级29株,一级452株,二级251株,三级584株。其中,岚皋县南宫山镇宏大村500年树龄的七叶树在2017年5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林学会评为“中国最美古树”,汉滨区老城办南正街清真北寺的一颗230年的臭椿树,在1983年特大洪水时,有31人因此树而得救,有“救命树”之称。平利县正阳镇泗水坪村的250年的核桃树现在仍结果累累,被市林学会评为“安康核桃王”。南宫山镇易坪千年古银杏被誉为陕西省“银杏之王”。滔河镇同心村的千年古紫薇树,胸径1.96米,冠幅达22米,是目前陕西乃至全国最大的古紫薇树。这些古树名木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d2n安康新闻网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生动记载。这些古树名木扩展了空间、浓缩了时间、折射了历史,成为特有的景观。他们既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也体现了当地群众对古树的依恋,一旦遭到破坏就永远无法恢复。历史上由于多种原因,安康古树名木遭受破坏现象严重,1958年的大炼钢铁以及后来的经济建设等活动,一批古树名木遭到严重破坏。d2n安康新闻网

值得庆幸的是,2010年10月1日《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开始实施,2017年10月,随着安康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市民的爱绿护绿和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市开展了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编印出版了大型图书《安康古树名木》,制定了《安康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下发了《关于严禁大树进城和本地大树出城》的管理文件,强化了对破坏古树名木违法活动案件的查处,从源头上治理对古树名木的损害及擅自移植。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复壮、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对所有古树名木加强管理。d2n安康新闻网

如何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笔者建议: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通过科普知识宣传,让市民认识到古树名木在制造氧气、调节温度和空气湿度、阻滞尘埃、降低噪音、吸收某些有害物质等方面的功能和生态价值。了解古树名木在文化、旅游、历史、科研等方面的特殊价值。二是要保护好现有古树名木,严禁在树体上钉钉、缠绕铁丝、绳索、悬挂杂物或作为施工支撑点和固定物,严禁刻划树皮和攀折树枝,发现伤疤和树洞要及时修补,及时修剪的枯死枝梢。三是设置围栏。一级古树名木及生长在公园绿地或人流密度较大、易受毁坏的二、三级古树名木应设置围栏保护。围栏与树干距离不小于1.5米,特殊立地条件无法达到1.5米的,要防止人摸爬树干。四是要定期给古树名木“体检”,发现生长异常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定期做好测土施肥。五是加大执法力度、做好法制宣传、明确各级责任,把这些分布在秦巴山水间的古树名木保护好、利用好,守住安康的历史、文化印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d2n安康新闻网

千姿百态的古树,不仅为众多的名胜古迹增辉,还以古、怪、奇、俊的特点形成自己特有的景观。古树名木是活着的画、凝固的诗。它遒劲挺拔的躯干,婆娑如盖的枝叶,总让人感觉到它的坚韧、顽强、催人奋进。因此,保护好古树名木不仅是保护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能守住人们心中的记忆。d2n安康新闻网

 d2n安康新闻网

(责编:刘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