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日报
数字报
新媒体矩阵
微报纸
手机版
公众号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刻在心中的老“地方”
从小就牵着外婆的手到处溜达,守在两个舅舅家中“蹭”饭,这段记忆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
2021-02-20
莫道学艺晚
昨天早晨九点,我在石泉向阳路鼎尚门口等人,看一位老头正在摆摊,是卖书的,还有装框好的画。……
2021-02-18
来年再聚首
异乡打工二十多年了,正出腊归,已成为一种不变模式。对于许多像我一样远涉千里,饱受别离之苦的打工人而言,从春到冬的时间是那样的漫长,难耐。因此,回家便成……
2021-02-10
母亲的旺年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应该都记得杀年猪的情境。对于农村人来说,杀年猪是一件非常庄重的大事,它既寓示着对本年度的总结,又表达了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所……
2021-02-10
浓浓的年味儿
记忆中对年的盼望应该是从农历冬月开始的。……
2021-02-09
排骨汤
“大雪”节气过后,意味着真正进入仲冬时节,随时准备迎接一场与雪的不期而遇。……
2021-02-09
过年
李永明
项老汉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念对老大老二唠叨着,让远在外地的三弟回家过年。老大老二边应声边拨打电话,对方提示无人接听,接下就是长长的忙音。项老……
2021-02-08
在苏州,煨一壶“柿子酒”陪自己过年
高久进
1995年退役后来到苏州,后来又把自己“嫁”到苏州。多年来,外甥女或者侄子都习惯在过年前通过快递给我邮寄一壶柿子酒。尽管我不怎么喝酒,特别是多年前……
2021-02-05
“除夜”诗中品年味
年关品味咏年诗,我们可从那些堪称经典的古诗词中发现:古时的“过年”,不像如今的“春节七天假”,那时重在过好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即“除夜”。因而,浩……
2021-02-05
回家的路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月穷岁尽之日,除夕守夜,一家人团团圆圆,原本是普通人一份最朴素的愿望。但于我而言,却近乎奢侈。“百姓过节,警察过关。”自从一脚……
2021-02-05
悠悠汉剧情
由于受父辈的影响,我从小就成了忠实的戏迷,十一二岁时曾幻想着有一天能和父亲一样进入剧团当一名演员,可上天并没有眷顾我,现实里的自己根本就没有唱戏的天赋……
2021-02-05
在后疫情时代书写青年担当
2020年是奉献且感恩的一年,这一年新冠病毒肆虐中华大地,党委政府及时响应做出指挥、白衣天使冲锋陷阵、党员干部不辞劳苦奉献在一线;2020是珍惜且幸福的一年,……
2021-02-05
难以忘却的年味
我和丈夫结婚后,按照传统习俗和惯例,要到双方要紧亲戚家去认亲拜年。去时一般要拿四样礼品,也叫四水人情。……
2021-02-05
腊肠里的年味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煎炒煮炸焗蒸焖炖,吃是烟火俗事儿,但更是逢年过节的大事儿,日子不论殷实还是平淡,过年的吃食是万万不能马虎的,一年的辛苦劳累,不能……
2021-02-05
魔芋豆腐腊月香
我刚回来的第二天,村子里就下起了大雪。……
2021-02-05
腊肉飘香乡情浓
镇坪腊肉不仅是新年的味道,更是故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
2021-02-05
团团圆圆绿豆圆子
中国人最讲究团团圆圆,团圆意味着圆满。一年之中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顿团圆年夜饭。……
2021-02-05
打捞老城记忆
一江,一城,忆时光,这大抵就是老城在岁月更迭中从一砖一瓦间散发的无穷魅力。逐渐从社会发展中淡化出去的百家小院、空间狭长又低矮的老房子、红砖青瓦下的老家……
2021-02-03
我在镇坪有块田
早听同事说,我在镇坪有块田,那块田在美丽的坪宝,我是多么盼望早点去田间地头看看。腊八节过后的一天,利用驻市扶贫局纪检组在镇坪开展工作的机会,我带着市慈……
2021-02-03
上平利,下安康
我的老家位于平利县城与安康市城之间,县城位置偏高,所以到县城就叫上平利;而市城位居下方,所以到市城就叫下安康。……
2021-02-03
我的阅读光阴
当时间从并不宽大的指缝间悄然溜走,站在岁月的中点,人生的枝头不管是硕果累累,还是萧瑟荒凉,我们都已褪去了年少的青涩,收敛了锋芒,变得现实和务实起来。曾……
2021-01-29
乡村记忆的历史文本
我在山城紫阳度过了2020年的夏天。柳色正新,汉江水连着林海,像一片片虚构的花园。风只属于那里,它的降临或消失,它在窗口大的天空打转,或赶赴一场黄昏的盛会……
2021-01-29
乡土,自然的纯美与诗意的涌动——现实乡土与文学乡土阐意
中国是一个乡情浓郁的国度,这不只是我们有八亿多农民,而是在漫长的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吃穿住行,我们的文化积淀,都与农耕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土……
2021-01-29
难以割舍的情结——我和我的《安康日报》
虽然我已记不清什么时候结识《安康日报》的,但“安”字的草书写法,我是模仿《安康日报》报头来练习的。读小学的我,并不认识草书的“安”,在得到老师教导后,……
2021-01-29
故乡的年味儿
年,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的情节,这个被孩童时时期盼的节日,在秦巴山脚下的人们心里,更像是一位长者亲切的诉说和最真诚的嘱咐。在世世代代的沿袭中,它用最古老的……
2021-01-28
在安康,能够趴在窗户上看到的鸟类有哪些?
□ 荣海人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基本都患有自然缺失症。多数人坐在办公室的人,工作繁忙,无暇外出,依靠空调,冬夏冷暖无感。唯一轻松的时候,大约就是在……
2021-01-28
滚石成磨:我的“高光时刻”
从勇于担当的复转军人,到西安交大后勤保障部科员,再投身到平利县西河镇磨沟村任第一书记,短短数年,我经历了人生重要的两次身份转变。……
2021-01-27
父亲的年味
每年除夕,不管家在哪里,也不管多么忙碌,我都会设法贴上一副手写体春联,这一习惯的养成,一是因为我喜欢诗词和文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纪念父亲,……
2021-01-22
年味儿
在乡下,走进农历十二月,腊八粥的香味儿就扑鼻而来。按照老习俗,腊月初八就是春节的前奏,是准备过年的日子。于是,人们开始打扫屋里院外、碾米磨面、赶集买菜……
2021-01-22
打造新民风新风尚高地
风俗一词,《辞海》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古往今来,移风易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共产党一贯提倡移风易俗,毛泽东曾提出“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等……
2021-01-22
那一年的联欢晚会
周末,回老家看望父母,一下班车便四处张望,寻找摩的师傅的身影。不远处,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叔探着身子打量着我,微微笑着朝我走来。……
2021-01-22
凡人故事丨王永堂往事之《我在卫校当老师》
……
2021-01-21
凡人故事丨王永堂往事之《首届西安医科大学安康校外班》
……
2021-01-21
凡人故事丨王永堂往事之《创建安康卫校附属医院》
……
2021-01-21
凡人故事丨王永堂往事之《亲历卫校“统考”》
……
2021-01-21
共 4251 条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今日头条
王浩在恒口示范区调研督导经济运行和信访
王浩调研西康高铁安康西站配套项目建设工
王浩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和“十五五”重大项
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
王浩调研农林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
安康要闻
省书法家协会来我市开
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
全市新型材料产业链链
精彩视频
强国复兴有我
传承
“红色宝藏”里的时
初心如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