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明
在安康茶界,一种名叫藤茶的饮品备受人们瞩目。它一下子走俏茶市,成为饮品中的新亮点,它就是来自岚皋县堰门镇青春村的巴山藤茶。
堰门镇是一块红色土地,有名的红军道、红军屋、红军广场、红色文化展馆等融合了红色文化的动人故事。这里山大人稀,植物生长茂盛,植被密度高,气候湿润,空气清新,山地经济禀赋能力强。如何让这些“特色标志”变成一张张“红票子”,村中的女能人张萍敢吃第一口螃蟹,她从湖南桑植县引进藤茶,流转土地300亩,全部种上绿油油的藤茶。藤茶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享有“三两黄金一两茶”的美誉,富含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抗氧化缓衰老,提高免疫力。
我们站在藤茶园区,在蓝天白云下,看见漫山遍野的藤茶郁郁葱葱、满目青翠。远看,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近看,山峰林立、深不见底。四面群山大小不一,或雄伟奇特或险峻秀丽,美得让人陶醉。那一排排一簇簇的藤茶长得十分茂盛,青枝玉翠,细长的嫩尖嫩芽婆娑着。藤茶散发出浓郁的清香,弥漫着整个山谷。这些嫩芽就是制作藤茶的原料,一年采摘5个月,通过杀青、揉搓、烘干、发酵等工艺,就能制作出符合上市标准的藤茶了。
在藤茶的种植基地,张萍给我们讲起了藤茶的故事。前几年,村里人开始在耕地运作上动脑筋,为找准种植方向,他们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往外地学习取经,经过反复比较,最后锁定了藤茶产业。刚开始大多数村民还有疑虑,她大胆示范,建立了藤茶产业农业合作社。很快藤茶产业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第三年村民们纷纷找上门来请求加入,如今她的产业园区已发展到了350亩。她以电商网络为平台,吸引省内外顾客采购,年收入不菲,为当地村民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
饭后,张萍又带我们来到村中的一座凉亭处小憩,亭内摆有茶桶纸杯、几张桌椅板凳,木桌上竟还有供手机充电的插座。张萍说:“凉亭外面是行人必经之路,每到夏天,合作社就会轮流烧茶水放在亭里,免费供给路人。”
说话间我在一张长椅坐下,在一棵大树的枝头看到一只布谷鸟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发出清脆的叫声,我的身心即刻滋生一种惬意和舒爽,我不由想到,眼前这漫山遍野的黄土地,因为种植藤茶而兴旺繁荣,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更让这片曾经平凡的土地焕发出独特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