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理论 > 理论
安康富硒产业必须强化“制造业思维”
2022-07-11  来源:本站原创

□ 唐德剑WyC安康新闻网

富硒食品进入全省23条重点产业链,标志着安康富硒产业发展战略由市域层面提升到省级战略,也随之迎来了密集的政策、科技、金融等支持。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推动安康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用“制造业思维”,跳出“农业”抓“富硒”,聚力富硒食品加工企业培育,是当前推动安康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关键。WyC安康新闻网

纵向比 安康富硒产业发展令人振奋WyC安康新闻网

“40年”脚踏实地 。我市是全国开发天然富硒资源最早的地区之一,自紫阳县1978年开始硒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至今已40余年。从时为紫阳县畜牧干部梅子青、陕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程静毅等科研人员的硒发现,到紫阳县茶叶专家程良斌、中国科学院雒昆利研究员、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海春旭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鲍征宇教授等专家的硒科研,再到“紫阳富硒茶”“真硒水”“秦巴硒菇”等硒产品、“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水”“富硒猪肉”“富硒鱼”“富硒核桃”等硒产业、“安康富硒茶”等硒品牌。由“紫阳富硒”到“安康富硒”,由“富硒农产品”到“富硒食品”,由“富硒农业”到“富硒产业”,由“主导产业”到“首位产业”,一步一个脚印,为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基础。WyC安康新闻网

“立市之业”的发展定位。2008年,我市首次把富硒食品产业确立为全安康市支柱产业;2013年,市委三届四次全会把富硒食品列入六大主导产业之一;2015年,市委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把富硒产业打造成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2019年,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打造富硒产业千亿产业链”;2020年,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又提出“推动富硒产业率先突破,形成立安康市之业”。把富硒产业作为“立市之业”的发展定位,目前对全国富硒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效应。WyC安康新闻网

4个“国字号”富硒平台。2015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依托我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建立“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批复建立国家级富硒产品科技创新孵化器。2016年,部省市共建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建成投入运营,“农业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落户安康。两个国家富硒重点实验室目前全国唯一,加上“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国家富硒科技孵化器”,再加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两个院士工作站等,安康成为“全国富硒科研高地”已具雏形。WyC安康新闻网

机构和立法。富硒产业目前在各地普遍还是以“领导小组”加临时机构“富硒办”或“富硒中心”推进工作。我市在过去的“临时机构”基础上,2012年启动安康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中国(安康)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工作,2014年1月,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成立,属正县级事业单位;2019年2月,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成立,为市政府组成部门。我市成立的市级政府组成部门“富硒办”,目前全国唯一。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硒资源保护与利用立法工作,《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安康成为全国第二个通过立法确立富硒产业发展地位的地区。WyC安康新闻网

富硒产业产值达750亿元。经过40多年发展,我市初步形成富硒农产品、富硒食品、富硒保健品、富硒日化产品以及富硒美食、硒养硒旅等产业链,同时带动物流、电商等关联产业发展。近年来,富硒产业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富硒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扩大安康影响力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全市规上富硒食品加工企业255家,富硒食品实现产值509.2亿元,综合产值达750亿元。WyC安康新闻网

横向看 安康富硒产业发展“压力山大”WyC安康新闻网

国内富硒地区如雨后春笋。目前全国约有256个地区或发现天然富硒土壤,或使用硒强化技术,都在大打“富硒牌”。WyC安康新闻网

我市富硒产业链缺乏链主企业。我市经过多年培育,虽然富硒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仅富硒食品规上企业发展到225户,但富硒产业链企业“小”、龙头“缺”、链条“短”、牌子“弱”等问题没根本解决。尤其是没有真正意义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行业带动力强、社会影响力广的链主企业,已成为富硒千亿产业链最大短板和瓶颈。而国内一批富硒龙头企业在迅速成长,比如湖北恩施的德源健康科技、中硒集团,江西宜春的珍惜米业、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江苏农垦米业、湖南桃源的兴隆米业、广西贵港的通达米业等,大的龙头企业以及上市企业对本地区乃至全国富硒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已十分明显。我市富硒产业链大的链主企业迟迟没有成长起来,直接影响区域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让人忧心忡忡。WyC安康新闻网

着力点 提振安康富硒产业需用“制造业思维”WyC安康新闻网

“制造业思维”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这里重点想说的是“富硒食品制造”以及“工匠精神”,尽快补齐我市富硒产业链缺乏链主企业这个短板,这是安康富硒产业发展现阶段最重要的,也是安康富硒产业发展走出瓶颈期(笔者认为)之必须。WyC安康新闻网

突出富硒食品制造。富硒产业链有前端、中端、后端,有基地、加工、销售,涉及一产、二产、三产,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现阶段我市富硒产业链需要以“加工即富硒食品制造为主导”。近年来我市富硒农业稳步发展,已有农业园区1500多个,主导产业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核桃、富硒生猪、富硒水产以及特色产业中药材、拐枣、绞股蓝、木瓜、食用菌等富硒农产品基地超400万亩。随着基地规模化,精深加工短板凸显。全市畜牧业最大的龙头阳晨公司,也是国家级龙头企业,目前没有富硒猪肉深加工;富硒茶两个国家级龙头企业(平利女娲银峰、紫阳和平茶业),也都没有富硒茶深加工;富硒核桃目前还没有大的加工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富硒魔芋产业,也缺精深加工且产品同质化严重;中药材、拐枣、绞股蓝、木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也亟待加工龙头带动。只有加工即富硒食品制造跟上,“富硒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富硒全产业链才能做强做大。WyC安康新闻网

潜心培育企业。龙头企业培育,绝非一朝一夕,富硒食品制造企业培育更是如此。我市目前“规模以上富硒食品加工企业255家,工业加工园1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的成绩来之不易,尤其是我市“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富硒矿泉水生产基地”更值得点赞,也得到了国内富硒地区的称赞。要用好省富硒食品重点产业链以及“秦创原”驱动总平台支持政策,聚合发改、工信、科技、农口等行业支持政策,以富硒食品制造为主,聚力培育全市富硒产业链遴选的链主企业,争取尽快诞生安康富硒食品制造亿元企业、10亿元企业,筑牢千亿富硒产业链“基座”。笔者记得曾在一次相关规划讨论会上发言说道:“安康富硒产业千亿目标能否实现,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富硒食品制造企业的培育。安康富硒水产业能否做大,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紫阳真硒水、安康龙王硒泉、岚皋富硒宝三家企业的发展。帮助去年建成投产的安康龙王泉30万吨富硒水生产线尽快达产达效,对全市富硒产业意义重大。”WyC安康新闻网

踏实做好产品。“制造业”需要的是“工匠精神”,“富硒食品制造”不可能另辟蹊径。好产品才有好口碑,才能谈塑品牌。“安康富硒茶”连续两年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第20位,居陕西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1位,品牌价值达35.16亿元,获评“最具品牌经营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这里边就凝聚着安康茶人(包括非遗传人)的“匠心”。岚皋硒宝公司为了找天然富硒水源投入500万研发经费,安康龙王硒泉公司企业自建“硒检测分析实验室”,还有植物富硒片、富硒黑豆多肽、富硒挂面、富硒黄酒、硒陶等产品研发都体现了安康富硒企业的“匠心”。“匠心”做好产品,是做大企业做强产业的基石。目前,安康富硒食品制造“工匠精神”要在标准化、精深加工、绿色有机上下功夫,共同培育“安康富硒”健康品牌。WyC安康新闻网

建设“创新中心”。富硒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富硒食品制造更是如此。2020年省工信厅同意我市筹建“陕西省富硒产品创新中心”,这是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旨在转化国内外富硒产业领域先进科研成果,打造陕西富硒食品制造世界级消费品品牌,这也是支持安康富硒产业上升为省级战略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富硒产品创新中心”落户我市筹建,同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两个富硒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富硒平台落户我市建设一样,来之不易,也是企业之需、产业之需。必须聚合相关力量,按照建设要求,加快建设进度,早日建好,服务企业、赋能产业。WyC安康新闻网

瞄准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看似距我们富硒食品中小企业还遥远,但在消费升级与新经济的冲击下,只有学习、掌握、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才能弥补我们人力资源技能差等不足,不断提高富硒产品质量、竞争力和附加值,其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好吃看得见”。目前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智慧农业,二是数字工厂。智慧农业我们不少企业已涉及,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在降低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成本同时,全程质量监控,可视化溯源、条码溯源等,“绿色”“有机”让消费者“看得见”。数字工厂目前在我市富硒食品企业运用还不够,这恰恰是促进生产标准化、自动化、智慧化以及提升客户黏性的重要手段。要采取加强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支持等措施,促进我市富硒食品制造走进智能制造新时代。WyC安康新闻网

(作者系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WyC安康新闻网

 WyC安康新闻网

 WyC安康新闻网

(责编: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