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习言道丨这场高规格会见,习近平强调三个“最” |
中新网3月29日电 题:这场高规格会见,习近平强调三个“最”3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场最高规格的会见备受瞩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此会见了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这场会见有大的......[更多详细] |
|
|
一见·为什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滋养了党和群众的血脉深情。它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以上率下,抓住“关键少......[更多详细] |
|
|
|
|
|
|
|
|
学习·故事丨从“一张菜单”看党风建设 |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折射的是党性问题、信仰问题。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曾展出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考察河北省阜平县时的晚餐菜单——四菜一汤极为普......[更多详细] |
|
习言道|一碗水的牵挂 |
洮河,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奔流而来,却因崇山阻隔,与“十年九旱”的陇中地区擦肩而过。“引洮河水,解陇中渴”,是几代甘肃人的夙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放心不下的牵挂。曾经的这里缺水严重,土地贫瘠,村民都是......[更多详细] |
|
习言道|八项规定出台时,习近平强调不加这俩字 |
中新网3月25日电 题:八项规定出台时,习近平强调不加这俩字
“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
这是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更多详细] |
|
|
|
|
重磅微视频︱留得清气满乾坤 |
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十二年前的徙木立信之举。为何今年还要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中央......[更多详细] |
|
|
|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风正好扬万里帆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更多详细] |
|
|
|
一见·“绝不是说把农村的重要性转掉” |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次贵州云南考察期间,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工作转向抓高质量发展,但绝不是说......[更多详细] |
|
一习话丨“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 |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丽江、昆明考察调研。在丽江古城,总书记与当地居民和游客亲切交流互动,点赞丽江的美丽风光、特色文化,鼓励大家“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热情邀请总书记“来喝杯咖......[更多详细] |
|
|
|
|
一见·谈营商环境,总书记为何强调这两点 |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考察贵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就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新的要求: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更多详细] |
|
|
学习时节丨总书记来村里 |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了黎平县肇兴侗寨。在村寨的信团鼓楼,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 对祖国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怀有无限深情,而他最......[更多详细] |
|
习言道丨习近平云贵之行,一个主题贯穿始终 |
中新网3月21日电 题:习近平云贵之行,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全国两会结束不到一周,3月17日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开启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目的地选在了民族众多的贵州和云南。来到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走进丽江......[更多详细] |
|
|
习言道 | 蜡染、鲜花、咖啡,习近平点赞“土特产” |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题:习言道 | 蜡染、鲜花、咖啡,习近平点赞“土特产”“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3月19日,在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更多详细] |
|
一见·抓作风,总书记为什么从这里破题 |
标刻时代的,总有一些直抵人心、掷地有声的语汇。“八项规定改变中国”,12多年前的徙木立信之举,抑浊扬清、积微成著,一石激起千层浪。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仲春时节,百草滋荣。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更多详细] |
|
|
|
传习录丨总书记点赞的“土特产”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而深刻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在赴各地考察时,他多次走进田间地头、关心当地特色产业,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为乡村振兴拓新路。云......[更多详细] |
|
一见·总书记黔滇之行,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
“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这是5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的明确要求。倏忽之间,已经来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国两会后第一次国内考察,总书......[更多详细] |
|
传习录丨火塘边的深情牵挂 |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调研。信团鼓楼内,一方火塘边,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共话乡村全面振兴。这一温暖场景,让人想起2018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深入四川大凉山,和......[更多详细] |
|
|
|
一见·来到民族地区,总书记看非遗有深意 |
在贵州黔东南的侗乡黎平,唱一个故事,染一段锦绣,“黎民平安”的美好寓意下,不仅有侗家烟火、轻车慢马,也有侗韵悠长、风光无限。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黎平县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更多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