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长满: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通讯员 覃津津“尤大夫,我牙齿痛了好几天了,你快帮我看一下!”刚见到尤长满时,她正在村卫生室里忙碌着。紫阳县麻柳镇书堰村共有626户2451人,只有她一个村医,尽管日常工作繁重且琐碎,尤长满却乐此不疲,她的细心与敬业赢得了村民们的深深信赖与广泛赞誉。“她脾气特别好,不管啥时候去看......[更多详细]
单林述:点点微光 照亮凡心
单林述,今年66岁,已经在清扫一线奋战了近二十九年。这些年来,他始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以身作则,勤勉努力,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他负责清扫的路段是老街路段,人流量大、商铺较多所以清扫难度大,以前的清扫工常为此路段工作量大而频繁调整岗位,单林述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找到领导承担了......[更多详细]
龚甲超:“举手之劳”赴银发之约
通讯员 周亭松 冯维杯周二,又到了龚甲超的下乡爱心公益理发时间。早上8点,龚甲超装好工具、约上同伴,在十天高速安康入口集合出发。“今天去恒口,虽然不太远,也尽量去早一点,别让老人家等太久,晒得慌。”龚甲超一边开车一边和同行的志愿者交流。龚甲超是安康城里一位理发师,从......[更多详细]
当好妈妈的“眼睛”,我责无旁贷
通讯员 张天兵 陈博 万静8月28日,天上泛起鱼鳞斑,又是一个秋后的好天气。居住在岚皋县南宫山镇佘梁村的彭远堂,被同村村民闵多银请去帮忙硬化门前的地面,中午时分彭远堂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就向闵多银请一个多小时的“假”,然后骑着摩托车赶回四公里外的家中,因为他要为双目失明的母亲......[更多详细]
身边好人 | 朱永刚:危急时刻显身手
通讯员 王婵“救人啊!快来救人!”2024年6月24日深夜,一名年轻女性在平利县马龙潭桥边落水。位于附近的老战友夜市,几桌客人在夏夜中享受美食,老板娘赵春艳看到落水者掉进河里后,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叫。此刻,正在店里忙着给客人做烧烤的丈夫朱永刚听到妻子的呼喊,他来不及反应便冲出了门......[更多详细]
好媳妇李储花:用爱撑起一片天
通讯员 刘杨 罗妍 图/文在汉滨区双龙镇龙泉村的一户小院里,一大早李储花娴熟地铲起一捆玉米掰了起来,不时俯身与坐在边上今已高龄的婆婆闲聊几句,这是她一天的开始。2007年,缘分使李储花与龙泉村的顾登长结为夫妻,从相识、相知到育子……李储花一路走来,用爱为家撑起一片天......[更多详细]
冉章安:退伍不褪色 为民守初心
通讯员 叶柏成在紫阳县麻柳集镇街道的一家药店里,店主冉章安已经在这里服务乡邻二十多个年头了。他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他卖药童叟无欺,待人诚实可靠。”在街坊邻居的印象中,冉章安但凡一有空闲时间就积极参与到社区公益事业中,奉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更多详细]
汉江上的“生命守护神”——安康汉江志愿者救生队工作纪实
翻滚漩涡中,他们踏浪而至,让命悬一线的溺水者看到生命亮光;汹涌汉江上,他们寒来暑往,以生命守护生命托举起希望;滚滚江河边,他们风雨无阻,以千钧担当守望生命安全。每一个危急时刻、每一次突发险情、每一场救援行动,都有他们奋不顾身、英勇向前的身影。......[更多详细]
刘鑫:用爱心传递一份温暖
通讯员 戴新成秦巴俊秀,汉水悠悠,但要在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的陕南山区办一家企业,而且还要发展下去,可想而知,道路充满着艰辛。刘鑫,在15年间连续向中小学校、困难弱势群体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累计达60多万元,用他的爱心传递着一份份温暖和希望。年过40的刘鑫在儿时的记忆里,乡镇人靠......[更多详细]
协助警方抓嫌犯 退伍军人黄锦被确认为见义勇为
本网讯(记者 杨迁伟 实习生 朱晨曦 通讯员 王铁石)6月18日晚,镇坪县发生一起惊心动魄的抓捕行动,紧急时刻,退伍军人黄锦挺身而出,协助警方快速成功抓获了5名跨省盗窃团伙嫌疑人。其英勇行为被有关部门确认为见义勇为。6月18日19时,镇坪县公安局钟宝派出所接到湖北省竹溪县丰溪派出所的......[更多详细]
蔡春霞:二十载孝老爱亲传佳话
通讯员 刘东 曾瑶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的居民蔡春霞身体力行,用近二十年的坚守,书写着她孝老爱亲的故事。每天早晨,她先将公婆卧室里床上散乱的被褥整理好,便又转身到厨房里......[更多详细]
林长陈吉术:为乡村厚积“绿色红利”
通讯员 刘春雷 柯明宇夏季陕南,青山苍翠,阵阵蝉鸣划破村庄宁静。“天气炎热,这种老林,枯叶都堆积很厚,稍微一点火星子就不得了。”匆忙吃过早饭,岚皋县石门镇大河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林长陈吉术像往常一样出门开始巡山。巡山是陈吉术每天的必修课。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风,早出晚归......[更多详细]
杨从福:用双手雕琢理想之花
通讯员 叶柏成家住紫阳县麻柳镇水磨村的青年农民杨从福,1989年出生。幼小时,因为家庭贫穷,父母亲被迫无奈,只好让他上完小学就辍学回家务农,修理地球。后来随村里熟人背井离乡,去往陌生的煤矿下井赚钱。希望通过挖煤来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不幸的是,因为煤矿塌方,造成他的右脚终身残疾......[更多详细]
我市1人光荣上榜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举办。我市曾广莹光荣上榜,当选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曾广莹,男,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曾广莹30年如一日行走于田间地头,兢兢业业从......[更多详细]
石泉县2024年第一期“石泉好人”发布
7月26日,石泉县举行2024年第一期“石泉好人”发布仪式。当日发布了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五类共49名好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好人、崇尚好人、关爱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许兵 摄)......[更多详细]
张希:你守卫“大家” 我呵护“小家”
张希是石泉县云雾山镇财政所干部,丈夫何英树是武警某总队服役二十年的一名现役军人。结婚10年来,张希默默呵护“小家”,让丈夫安心守卫“大家”,2021年被武警某总队授予“最美军嫂”荣誉称号。张希与丈夫何英树于2012年相识相恋,2015年步入婚姻的殿堂。结婚10年来,张希与丈夫何英树每年......[更多详细]
沈阳:冲锋救灾一线 彰显党员担当
通讯员 刘东 苏凌云情急时刻见真情,危难时刻显担当。7月19日一场暴雨导致汉阴县铁佛寺镇出现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高峰村受灾较重,情况危急。铁佛寺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沈阳,作为高峰村联村领导,第一时间深入受灾前线,他逆水而上冲锋在前,以实干彰显出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更多详细]
张世轲:逆水而行战险情 甘当村民守护人
通讯员 黄智发 王建霞 沈官星急重任务看态度,关键时刻显担当。7月19日的一个暴雨之夜,汉阴县双河口镇斑竹园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持续的强降雨导致河水猛涨,山体滑坡的危险一触即发,威胁着整个村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急时刻,斑竹园村监委会主任张世轲逆“水”而行,安全转移所有......[更多详细]
缪孝波:用爱心点亮群众“心灯”
通讯员 严紫沁“啪”的一声,灯亮了。不用回头,缪孝波就知道,身后一定是开心的笑脸。这几乎是缪孝波每天经历的场景。作为国网岚皋供电分公司蔺河供电所台区经理,他服务南宫山镇溢河村、宏大村1000多名用户,管辖的区域基本上以山区为主,顶风冒雨抢修线路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2013年,缪......[更多详细]
谭金花:一朵“金花”耀茶乡
记者 杨京保 通讯员 储茂银“她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似绽放在山村的一朵‘金花’,闪闪发光。”6月27日,走进紫阳县焕古镇大连村,村民们都这样评价她,而村民们口中的“金花”,正是市总工会当时派驻大连村的第一书记——谭金花。3年前,谭金花35岁,刚来到大连村时,......[更多详细]
邹成友:一双筷子一碗饭 相濡以沫18年
通讯员 储茂银 彭孝聪 王晓艳他用18年的相濡以沫,诠释着夫妻间的温情冷暖,他用男子汉的责任担当,履行着不离不弃的婚姻誓言。他用一双厚实的大手,操持着家庭的内内外外,用他伟岸的身躯,撑起家庭的幸福港湾,他就是家住紫阳县双桥镇苗河村的“好丈夫”邹成友。“我家离他家近,经常看到邹......[更多详细]
王凤琴:俯首深耕只为种出“放心米”
走进安康月河川道的恒口示范区袁庄村,只见水田层层碧浪稻花飘香,田边不时有肥鱼跃起,好一派陕南鱼米之乡的田园风光,这就是安康市汉滨区姐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恒口示范区袁庄现代农业园区的稻鱼共养基地。村庄旁坐落着姐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初加工厂房,在办公室墙上悬挂着“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安康市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陕南水稻优质高效创建活动优秀示范点”等荣誉匾牌;在产品陈列室不同规格、不同包装的“耀银”牌大米琳琅满目。作为安康市汉滨区姐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王凤琴,立志要让“安康绿色富硒大米”......[更多详细]
构朳镇:孝义文化润民心
“陈金芳对她婆婆真是无微不至,真是我们的榜样,我们都要向她学习。”夏日傍晚,白河县构朳镇东坡村文化广场处处是欢声笑语。浓厚的孝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周边布满了孝义文化宣传栏,上面都是近几年评选的“好媳妇”“好婆婆”“乐于助人”等道德模范。......[更多详细]
佘三哥:一束光温暖另一束光
曙光悄至,晨光熹微。在旬阳市棕溪镇棕溪社区,早早起床的佘三哥洗漱完备后,轻轻唤醒了妻子,便立马钻进厨房煲起了营养汤,当锅灶中咕嘟咕嘟的声音响起时,三哥又跑进卫生间试好水温,接来一盆温水递给一旁的妻子,两人共同走进岳母房间为其洗漱、擦拭、喂饭……......[更多详细]
王隆:服务为民守初心
通讯员 陈力 王璇“声声道谢都无法表达我们对小伙子王隆的感谢之情,就让这封感谢信略表一下我们的一片敬意吧!”近日,叶小虎、叶衍森所写的一封感谢信在自媒体平台发送后,在不少平利人的朋友圈迅速进行转发。叶小虎、叶衍森在感谢信中称,前些日凌晨,81岁的老父亲叶承录突然感到腹部疼痛......[更多详细]
共 195 条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安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