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丨建设文化强国 总书记这样说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更多详细] |
|
|
安康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暨宁陕县普查工作启动会召开 |
本网讯(记者 刘渊 通讯员 王晓华)7月30日,安康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暨宁陕县普查工作启动会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莲讲话并为宁陕县授旗,副市长周耀宜主持会议。陈莲强调,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更多详细] |
|
《安康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获批 |
本网讯(通讯员 骆靓)7月25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康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我市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共有历史文化街区10处,历史文化街区辐射带动旅游、促进......[更多详细] |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三星堆考古的新故事 |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7月27日将迎来开馆一周年。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祝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并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出要求。......[更多详细] |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护我安澜 运河新景映欣颜 |
千里通波,舟楫如梭。中国大运河南起浙江,北至北京,途径8个省级行政区,沟通5大河流水系。运河流经地,往往人口稠密、繁华富庶。涛声帆影间,翻涌着无数动人的人间烟火故事。喝着大运河的水长大,在大运河上跑船养家,沿着大运河去往更大的世界……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更多详细] |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水润华章 运河古韵涌新潮 |
水波不惊,宽怀以纳。悠悠运河水,南来北往,灌溉了千古名篇。缓缓渡船行,落帆聚市,碰撞出传世佳曲。鎏金叠翠的盛世繁华,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都随着大运河流淌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根脉,绵延至今。往来写诗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多详细] |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顾风:没有大运河,何以中国 |
“申遗不是终点。”2024年6月29日,扬州博物馆报告厅,观众们冒雨前来,聆听一场关于大运河的讲座,主讲人是顾风。“祝贺,中国!”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多哈,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顾风现场打电话回国报喜。顾风,原扬州市文物局局长、大运河联合......[更多详细] |
|
百闻不如一见|从古至今,寻迹“中部崛起”的文明密码 |
文脉昌盛、交通发达、资源丰富、产业成熟
国土面积约占中国十分之一
人口数量约占中国四分之一
经济总量约占中国五分之一
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
位于中国中部
犹如一道“脊梁”
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新华社“百闻不如一见”栏目
邀你带上驰骋古今的想象力
来“天下......[更多详细] |
|
|
|
|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一条大运河 半部华夏史 |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随着一处处遗址的发现,一件件文物的出土,对运河故道和历史遗迹研究逐渐深入,历史的面纱被缓缓揭开。(隋)隋炀帝牙齿,现藏于隋炀帝陵遗址公园博物馆这是一颗距今1400余年的牙,齿冠黄色根部发黑,牙齿上还有个黑色的蛀洞,这颗......[更多详细] |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 |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更多详细] |
|
第一视点丨之江评: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 |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一部流淌在华夏大地的史诗。她在地理意义上联通南北,从精神层面贯穿古今,绵延成数千年的中国文脉,生动诠释和有力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更多详细] |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MV《漂来的人间》 |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人民网、扬州市委网信办、扬州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主题MV《漂来的人间》。“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人民网等单位承办。活动于2024年6......[更多详细] |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 | 奇迹之河 |
千年大运河连通南北、贯穿古今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人类创造的地理奇观更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人文史诗水利万物融汇贯通和合共生万象更新水脉不朽,润泽万象民生文脉传承,创造自信未来千年运河万象更新......[更多详细] |
|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 |
赤峰,因一座赭红色山峰而名贯古今,其历史灿烂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赤峰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锡伯河畔,是一座集研究、收藏、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历史类博物馆。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更多详细] |
|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和睦共生 |
承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极为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它成为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交汇之处,见证了中国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承德博物馆是承德市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其常设的民族团结展,生动展示了清王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实行民族团结政策......[更多详细] |
|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大河汤汤 华夏根魂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河南郑州,坐落在黄河岸边的黄河博物馆以黄河自然史、黄河文明史、黄河治理史为主要展示内容,是承载传播水利科学知识、弘扬黄河历史文化、开展环保生态教育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的重要场所。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博物馆,走进展厅参观展览,了解......[更多详细] |
|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汇通天下 自信自强 |
平遥古城,商道先驱,文明故里。这里是晋商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日昇昌票号开创了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先河。 日昇昌票号创立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它被称为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开山鼻祖,曾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里考察调研。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更多详细] |
|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殷墟探源 文脉绵长 |
殷墟博物馆新馆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总书记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在殷墟众多的考古发现中,甲......[更多详细] |
|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
在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土地里竟埋藏着成千上万件青铜器、玉器、象牙……这就是三星堆遗址,它代表了数千年前的古蜀文明面貌和发展水平,是同时期长江流域文化内涵最丰富、面积最大的都城遗址。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参观“......[更多详细] |
|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海丝”文物 见证繁荣 |
视频见原链接 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056647 夜幕降临,北部湾畔,一座“渔港”华灯初上,点亮了这里的雕栏玉砌。傍晚六点,西班牙姑娘克劳迪娅换上了颇具西域风情的服装,开始了她今晚的演出。克劳迪娅参演的戏剧,讲述了两千多年前广西合浦这座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的故事。距离......[更多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