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袁佳思
今年以来,毛坝镇紧扣“生态旅游名镇”建设目标,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落实“招商工作责任化、招商项目清单化、推动落实项目化、难点堵点专班化、联络沟通常态化”五项举措,通过“走出去”主动对接与“请进来”实地考察双向发力,累计组织招商团队赴内蒙古、浙江、重庆等地开展招商5次,接待来自文旅开发、中药材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客商实地考察20余次,成功推动多个合作意向转化为落地项目。截至目前,已成功签约项目8个,落地建设6个,完成投资1.2亿元,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招商工作责任化。构建“镇统筹、村联动、月考核”招商责任体系,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及各村(社区)主动认领招商任务。要求各村充分发挥“前沿哨”作用,积极搜集梳理辖区内外企业投资意向、闲置资源信息等招商线索,每月定期上报线索动态。同时,制定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将线索报送数量、项目对接成效等指标,纳入村(社区)、站办所负责同志及一般干部的履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予以表扬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进行约谈督促,营造“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主动抓招商”的浓厚氛围。
招商项目清单化。围绕全县“4+3”产业链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实际,从“镇域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意愿”两个维度建立招商项目清单,实现精准招商。在镇域发展需求方面,聚焦文旅康养、特色农业、归雁园区三个领域梳理形成38个项目的招商清单;在企业发展意愿方面,围绕木材、药材、养殖、房地产等领域整合形成11个项目的招商清单。围绕清单有侧重地开展招商活动,今年夏季,依托镇内生态旅游资源,举办亲水嘉年华、溯溪越野赛、浆板欢乐赛等系列文旅活动并同步开展招商推介。期间,有效签约8个项目,6个已在建设。
推动落实项目化。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在策划、包装、落地全流程中,严格执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机制。项目包装坚持“因地制宜、按需谋划”,结合生态资源包装文旅开发、精品民宿等项目,围绕百姓需求包装集镇停车场等民生配套项目,立足产业基础包装土豆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项目。项目实施环节,重点从用地审批、手续办理等方面保障落地。以速达大物流园区项目为例,包装阶段结合“川陕咽喉”区位优势与物流潜力策划;前期,营商环境专班对接多部门推进征地协商与审批手续办理;后期遇400万元资金缺口,专班梳理政策、对接银行,并联系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提前招租”方案填补缺口。
难点堵点专班化。针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由党政主要领导直接牵头,从司法、党建等多部门抽调9名业务骨干组建专班,直达项目现场,面对面梳理堵点问题,建立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以农产品仓储加工项目为例,此前因通讯铁塔、电力设施占用施工用地,严重影响建设进度,专班主动对接3家通讯运营公司及电力部门,全程协调铁塔迁址、信号迁移与电力线路改造,目前,新铁塔已投用、线路迁移完成,项目也恢复建设。今年以来,专班累计协调解决土地征用、施工手续办理、用工招聘等各类问题17个,化解涉企矛盾3件,切实打通项目推进中的“中梗阻”。
联络沟通常态化。注重与上级部门、乡贤常态化联络。建立了涵盖经商、文旅、农业等领域的80余名乡贤信息库,每月通过座谈会、线上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与乡贤投资需求,目前已有4个乡贤关联项目成功签约,2个落地项目完成投资5246.94万元。同时,与县招商服务中心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获取最新招商政策与项目线索,今年通过中心牵线成功对接3家企业并推动2个合作项目达成意向,还主动对接发改、市场监管、行政审批、自然资源等部门,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手续代办、政策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毛坝镇已通过“五化”举措形成闭环招商体系,让招商引资工作真正成为“生态旅游镇”建设的“最强引擎”,助力镇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