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欧绪珍 李明珠
近日,在紫阳县高桥镇的农家小院里,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人大代表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中拉家常、听诉求、解难题。这是高桥镇人大创新推行的人大代表院落会。
今年以来,高桥镇人大积极延伸代表履职触角,将代表联络站“搬”进农家院落,通过常态化、接地气的院落会,面对面宣传政策、倾听诉求、解惑答疑,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以“小院落”撬动为民“大服务”。
“院落会开到了家门口,有啥想法当面就能跟人大代表说,感觉特别好!”高桥镇权河村村民纪照国对此深有感触。像他这样通过院落会快速解决高龄认证等实际问题的村民不在少数。而对于宜居农房改造这类涉及面广、群众关切度高的工作,代表们更是通过院落会广泛收集意见、解释政策、凝聚共识,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院落会不仅畅通了民意渠道,更成为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推动问题解决的“直通车”。在一次次深入院落的交流中,人大代表们敏锐捕捉到一个普遍性难题:作为“修脚足浴大镇”,高桥镇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假期管理和学习辅导成为众多家庭的“心头之忧”。
针对这一“心头之忧”,镇人大迅速行动,将解决留守儿童暑期照管问题提上重要日程,并依托院落会机制进行深度调研和筹划。
于是,一项由人大代表牵头组织的“暑期小课堂”应运而生。代表们深入搬迁社区,精准摸排留守儿童数量和具体需求。随后,积极招募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整合社区资源开设“暑期小课堂”。“我们利用桂花树社区的活动场所开设‘暑期小课堂’,由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和安全教育。”高桥镇人大主席肖杰表示,“这不仅解决了孩子们假期‘去哪儿学’‘学什么’的问题,也解除了部分家长无法安心务工的后顾之忧。”
从院落会里倾听民声,到“暑期小课堂”的精准解忧,高桥镇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院落会让代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面对面交流,既能及时解答群众疑惑、化解矛盾,也让我们更清楚了解到群众的真正诉求,履职方向更明确。”镇人大代表谢祖国感慨地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高桥镇已累计召开人大代表院落会30余场次,收集民情民意100多条,推动解决实际问题90余件。从宜居农房改造的规划实施,到“暑期小课堂”的贴心服务,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正是院落会机制效能的有力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