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晓虎 胡名才
清晨,走在紫阳县蒿坪镇田园间,茶山上薄雾萦绕,层层叠翠,茶园间一汪碧水蜿蜒流淌,绕村而去,“紫阳味道”就衍生在这里。蒸盆子、蒸碗子、蒿子馍馍、猪蹄子炖藕、甜蒸肉……不少人都怀着寻找美味的期待来到这里,感受“紫阳味道”。
靠山便把山歌唱,靠水便把水花扬。金石村处在“紫阳味道”项目核心区,201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常洪萍和丈夫乔正宏回村办起了镇内首家农家乐——乔家大院。
“水晶之恋”是常洪萍最拿手的一道菜品,游客吃过后有感而发,“晶莹剔透形似水晶,味道甜蜜恰似初恋”,于是,常洪萍将这道菜改名为“水晶之恋”。今年5月份,这道菜荣获了“安康味道”名菜称号,吸引了不少食客慕名前来。
“好菜待好客,‘水晶之恋’成为食客必点的一道菜品,我们陆续推出了当地有特色的菜品,让服务人员学唱紫阳民歌,把地方传统文化与‘紫阳味道’餐饮文化相融合,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常洪萍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常洪萍的农家小院成了当地餐饮龙头企业,吸纳周边20余人长期就业,年接待游客逾5万人次,年收入200余万元。
在“紫阳味道”的带动下,蒿坪镇的民宿、家居、豆腐坊、糕点坊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在外务工的黄金村村民曾德江,听说了家乡农家乐生意很火爆的消息后,决定回家开办曾家湾农庄,别具特色的农家小院和特色菜肴让他家的生意越来越好。曾德江说:“赶上了‘紫阳味道’的致富快车,现在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
“农家乐生意好了,就要在管理、服务上提升品质。怎么让客人吃得舒心、玩得开心?怎么把‘紫阳味道’的大旗竖好立稳是当下重要的事情。”蒿坪镇党委书记胡渊说,围绕“紫阳味道”特色布局建设兼顾住宿、娱乐和餐饮功能的农家小院,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提篮选菜”,让项目围着“味道”转,对现有的20余家农家乐实施风貌改造、提标升级,一个“三产倒逼二产促一产”集“吃、住、游、购、娱”一体化的融合全链发展格局基本显现。
餐饮、农特产品销售……集群的农家小院盘活了村里的产业链,村民们的钱包更鼓了。
平川村、改革村聚焦“紫阳味道”大力发展本地种九孔莲藕种植,建立高品质食材供应基地;金石村启动实施了宜居示范农房改造,让100户群众直接受益,配套建设“游乐园”“五彩茶园”“富硒莲藕园”“紫阳味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黄金村集群的农家小院,既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周边果蔬产业发展。
胡渊表示,蒿坪镇将围绕“茶农旅”融合发展目标,策划“春品茶、夏亲水、秋丰收、冬养生”四季品牌文旅活动,推进“紫阳味道蒿坪印象”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让“紫阳味道”变成群众致富增收的“甜蜜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