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储茂银 田源瑞)近期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致使紫阳全县范围内土壤失墒加剧,造成玉米等农作物出现干旱、减产、绝收的情况,紫阳县农业部门通过联系饲料加工企业,把绝收的玉米等农作物加工成青饲料,变废为宝,尽最大努力把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笔者来到紫阳县蒿坪镇森林村看到,由于长时间的高温、暴晒,土地已经干裂,地里的玉米叶子已经枯萎发黄,用打火机一下就能点着。
驻村第一书记王桢告诉笔者:“目前这些玉米正处于生长关键期,由于干旱已经出现了停止生长的情况,目前村上的300余亩玉米严重受旱,农户损失不小。”
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损失呢?王桢也犯了难。
就在这个时候,紫阳县农业农村局带来了好消息,他们为村里联系到了一家饲料加工企业,可以把这些未成熟的玉米连同玉米秆抢收回来,并加工成饲料,以减少群众的损失。
在现场,笔者看到,一台蓝色的饲料加工机械正在运转,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只见工人把收割回来的玉米放入进料传送带上,不一会就粉碎好从另一边就出来了。
紫阳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王晓斌在旁边算了一笔账:“如果这些玉米烂在地里,村民的收成就是零。但是当成青饲料收割回来卖掉,每亩的产出预计在2吨左右,按照1毛钱1斤的价钱收购,每亩地还能有400块钱左右的收入。”
笔者也从县农业部门了解到,干旱已经导致紫阳县粮食作物受旱面积达100838亩,经济作物受旱32918亩,其中9832亩的粮食作物和2934亩的经济作物已经干枯。下一步,把因旱绝收作物当成青饲料回收利用的做法将在紫阳全县推广开展,预计能帮助村民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