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旬阳
借得东风唤燕归
2022-10-13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龚成丽sxD安康新闻网

“从大学生到社会工作者,角色的转变让我收获了很多。”回忆起“返家乡”实践活动,江南大学旬阳籍学子梁亦良感慨良多,觉得今年暑假过得特别充实。sxD安康新闻网

今年暑假,包括梁亦良在内的75名旬阳籍大学生收获了一段别样的返乡体验。他们有的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志愿服务,有的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切实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sxD安康新闻网

为引导广大旬阳籍大学生充分感受家乡变化,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今年以来,共青团旬阳市委充分发挥“媒人”作用,积极搭建平台,动员各方参与,开展“学子归乡筑梦旬阳”2022年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活动,共征集开发企事业单位、公益实践等80余个岗位,吸引62所省内外高校的旬阳籍大学生报名参加。sxD安康新闻网

本次实践活动按照“学以致用、人岗相适”的原则,通过双向对接、双向选择、双向展示等方式,让用人单位与报名大学生充分沟通、互相选择,为他们更好地认识家乡、服务家乡、宣传家乡提供有效平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知旬阳、爱旬阳、留旬阳,让青春的奋斗之花在这片热土上尽情绽放。sxD安康新闻网

“返家乡”实践活动启动后,西安科技大学学生师光辉第一时间递交了报名表。经过岗前培训,他来到旬阳市教育体育与科技局资助中心服务窗口,开启了自己的暑期实践之旅。“我很高兴能为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贡献自己微薄之力。”师光辉说,“这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地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sxD安康新闻网

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旬阳籍学子吴胜慧不仅参加了共青团旬阳市委、旬阳义工家园组织的义务支教和“三留守”志愿服务活动,还化身“大白”,积极加入到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中。“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我的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我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吴胜慧说。sxD安康新闻网

不光如此,参观红色遗址、调研非遗保护、感受数字乡村建设在为期近2个月的“返家乡”实践活动中,广大青年学子深入旬阳田间地头、投身基层一线,将汗水挥洒在家乡的热土上。sxD安康新闻网

“我们将继续探索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利用好返家乡系统平台,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等中心工作,在开展好政务、企业实践志愿服务的同时,大力开展云实践活动,让广大学子积极参与策划、组织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悟收获、成长成才,展现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总结活动经验、树立典型、广泛宣传,探索大学生假期返家乡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擦亮学子归乡筑梦旬阳品牌。”共青团旬阳市委书记康雷芳说。sxD安康新闻网

让更多“云燕”归巢返乡sxD安康新闻网

记者 王旭sxD安康新闻网

安康处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迫切呼唤更多有志、有识的青年回归故土。积极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恰好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和安康籍大学生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既让大学生在田间地头、基层一线获得了最厚重、最真实的体验,也给政府和企业招揽人才提供了好机会。sxD安康新闻网

“唤回来”只是第一步,最终还要“留得住、可成长、能发展”。这要求我们要带着感情唤、给足实惠留。一方面要打好“乡情牌”,常态化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向返乡大学生定向推介岗位,招募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在外优秀学子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服务家乡,增强其对家乡的归属感,凝聚共建家乡的向心力。一方面要念好“引才经”,持续落实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促进人才返乡发展的好政策、好措施、好方法,通过加强政策性引导、创新优秀青年培养使用机制,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真正引得更多大学生归巢返乡、干事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sxD安康新闻网

(责编:安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