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旬阳
旬阳市吕河镇全面建立“322”河湖治理模式
2022-10-10  来源:本站原创

本网讯(通讯员 黄艳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有效落实河湖长制工作部署,持续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吕河镇总河湖长靠前谋划,结合立地条件,在夯实河湖长责任的同时,组建村级乡村振兴公共服务队,探索推行“河湖长+警长+公共服务队”的“322”河湖治理模式,全力抓好河湖治理与保护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水资源保障。aCJ安康新闻网

“三线”夯责任。夯实领导责任线。深化“河长+警长”协作机制,按照河流分布情况,将全镇划分为吕河、坝河、平定河三个片区,分别由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片区责任河长,负责片区内河(湖)长制工作安排部署;各联村领导任镇级河湖督察长,村支书任村级河长,牵头开展辖区内河湖监管工作;派出所所长任辖区总警长,发现涉河湖违法线索后,第一时间进行查处。通过划清“责任田”,定期联合开展督导检查、考核评比,着力构建单位联动、打防结合、快速有力的河湖治理格局。筑牢干部业务线。每季度由总河长召开一次河湖管理工作例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晾晒,对如何规范履职、抓好河湖管理突出问题以及当前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以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增强工作针对性。严格落实镇村级河湖长巡河要求,通过不定期抽查、检查镇村河长和护河员的巡查日志,督促河湖长和护河员认真履职。对护河员履职不到位的及时批评指正,凡每月两次以上抽查不在岗或者履职不到位的护河员直接清退。激发群众参与线。在“党委引导号召,政府跟进保障、群众广泛参与”的机制引领下,把创新探索“官民”河长联动护河作为“河长制”的重要补充和无缝衔接。整合村上的“十大员”公益性岗位、村内专长人员和部分党员,组成“村级乡村振兴公共服务队”,将其作为镇村干部的配合力量。在村“两委”带领下,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村社统一使用、部门齐抓共抓”,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计其功的原则,服从镇村统一管理和调度,使村级有生力量思想统、步调一致,统筹使用、有偿服务,召之即来、来之能上。有效激活基层治理合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志愿者+乡村振兴公共服务队”的河湖日常管护模式,并不是简单的人员相加,而是高效的统筹利用,最终形成镇干部力量、村“两委 ”及驻村工作队力量、公共服务队力量“三驾马车”合力推动乡村振兴暨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的新局面。aCJ安康新闻网

“两治”严管理。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按照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要求,将排查清理整治范围向农村中小河道沟道延伸,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做到“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大力开展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围绕“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通过争取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打造绿化示范河湖、加强面源污染防治等措施,修复河湖功能,改善农村水环境。在村“两委”带领下,乡村振兴公共服务队每周集中3天开展环境卫生路治暨河湖巡查整治等工作,河湖保洁由原来的每个村1到2名护河员转化为各村可随时调用的10至20人左右的有生力量,实现河湖有人管、管得好。aCJ安康新闻网

“两好”见成效。将“管好、用好河湖,充分发挥效益,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河湖治理的落脚点。利用“河湖长+乡村振兴公共服务队+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人力优势,积极推动示范河湖和清洁流域创建工作,通过“四乱”清理整治、规范镇村垃圾污水治理、高效巡查保洁等一系列措施,使河湖面貌、水体水质大为改观,河道实现河畅、水清、岸净、景美。进而用好桂花库区、平定河流域水资源优势,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发挥好河湖优质水资源、优美水环境的生态效益,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桂花库区的秦家塔村,建立了“村社合一”、“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机制发展生态渔业,村集体收益累计达到30万元,股民每股分红1900元;平定河水库优质水资源和优良灌溉条件,推广种植浅水莲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aCJ安康新闻网

(责编:安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