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玄
胡立山,男,1970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3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现任旬阳县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二级主任科员。
1993年,胡立山同志怀着对审判事业的敬仰和梦想,跨进了旬阳县人民法院的大门。近30个年头来,他在法院一步一个脚印,辛勤工作,默默奉献,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赢得了领导和同志的一致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多次受到表彰奖励。2005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6年被党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被县委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2018、2019年被法院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10余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一个平凡岗位,其工作多年得到组织和同志们的称赞,贵在何处?概括来说他有“四个一”:一种甘于平凡的敬业精神,一股积极向上的进取劲头,一份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一个团结友爱的做人原则。
一种甘于平凡的敬业精神
胡立山自毕业分配到法院参加工作以来,服从组织安排,在在赵湾人民法庭工作四个春秋,之后在办公室、监察室、政治部工作,其中在办公室工作长达18年,主要负责公文写作这个让别人避之不及的岗位职责,在他看来,不论什么工作岗位,都是拿着国家俸禄,同样是为人民服务,工作总得有人干。抱着这样一种态度,他20余年如一日,面对费神以费力的繁杂琐碎事务,常常是独自面壁,甘于寂寞,耐住枯燥,不记个人得失,在办公室岗位上耕耘不辍。这期间曾经有多次转岗机会,但因多种原因而未能调整,对此他不曾流露出丝毫怨气,他常给自己安慰,这个角色位置特殊而重要。不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发扬“老黄牛”精神,把干好本职工作作为自己的天职,他先后服务过四届领导班子,始终保持着求真务实、勤奋谨慎的工作态度,这一工作态度,得到了几届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股积极向上的进取劲头
在大学学习法学专业到法院工作后,他一心想把自己锻炼为一名业务能力强的人民法官,在法庭工作期间,他一边工作一边积极参加法律本科函授学习,如期取得本科学历。到办公室工作后,完全是另一个陌生领域,面对不同的能力素质要求,他没有退缩,抱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摸索、边锻炼边总结,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充电”,日积月累注重知识的更新,自觉锤炼,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能力。多年来,从审判岗位到公文写作、从行政事务到监察工作、从党务工作到政工工作,他都能很快转换进入角色,表现出突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成长为岗位工作“行家里手”。
一分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政治部、机关党委的工作繁琐零碎,又事关重大。如何做好这个有着130余多名干警和89名党员的法院政治、党建工作,他认为,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这“三心”是必备要素。在法院案多人少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办案质量,法院把大多数的精英力量配置到业务庭,其所在政治部负责全院干警的工作绩效考核、应对上级考评、教育培训、推先评优、表彰奖励、工资福利、法官等级评定等全部与队伍、人员相关的工作,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身在政治部门的他,加班工作就成了常态。特别是今年队伍教育整顿以来,他起早贪黑,以院为家,从未休过一天假,每天加班到深夜,而其年迈母亲因患慢阻肺病常年住院,作为独子,他都抽不出时间到母亲病床前照顾过一天,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年老的父亲和妻子身上。教育整顿期间,他一人承担多人的工作量,从无怨言,总是不厌其烦、埋头苦干、沉着应对,而且是优质高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他起草了数十项廉政建设、组织、队建、党建方面的文件、材料和制度,工作业绩受到院领导和同事一致好评。近年来,旬阳法院荣获全市基层法院考评“五连优”、县委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四连优”和“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等一系列荣誉,作为这个团结奋进大家庭中的一员,并能为其中做出点滴贡献,他倍感荣幸和自豪。
一个团结友爱的做人原则
胡立山同志在法院工作,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政治部,干警们都乐意与他共事。不做不团结的事、不讲不团结的话、不闹小团体、不划关系圈,与同事们团结友爱。他常说,同事之间相处是一种缘分,应该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与同事们相处,他做到了“三心”。对待同志诚心、对待下属关心、对待群体活动热心。他就是这样与同事相处,事无大小,他却有一份好的心态。事情一件件地做好,情感一点点地积累,与同志们团结友爱的关系便自然形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胡立山作为一名法院干警,他在一个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兢兢业业,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成绩。其间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他心里清楚,同事们清楚,院领导也清楚。在他的工作中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丰功伟绩,他只愿做一片绿叶,把旬阳法院审判事业这朵红花衬托的更加灿烂、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