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小鸥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有许多的创业者,曾经在外面拼搏、奋斗,一朝功成,怀揣着感恩之心衣锦还乡,开启新的征程。旬阳县神河镇湾寺村青年袁立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刻,他不再刻意追求名利,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立志带领父老乡亲共赴小康。
湾寺村有五个村民小组,458户1522人,由原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山大人稀,自然条件极差,全村80%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村内主导产业只有数量不多的烤烟和零散的拐枣。1985年出生的袁立,从学校毕业后他就学习了驾驶技术跑起了货运,经过5年的拼博他的生意已小有成就,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2018年,袁立回到家乡看着扶贫干部们奔波忙碌的身影,他深受感动,放弃了货运生意,进入该村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职, 2019年村“两委”实行“一肩挑”,面对湾寺村班子整体年龄大,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袁立作为村党支部最年轻的一名党员,临危受命任湾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职务。此时正值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清零关键之时,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及驻村工作队没日没夜地工作。
说干就干,要想真正使乡亲们富裕,还得走产业脱贫致富之路。通过对村情的细致分析,决定种植烤烟100亩,推行“村集体+贫困户”的“烤烟扶贫模式”,带动村内的弱劳户、无劳户增加收入,同时解决困难群众村内就业问题。面对启动资金难题,他积极奔走,甚至不惜卖掉自己货车;面对烟草地块问题,他不落一户,亲自上门做思想工作。袁立用踏实务实的工作热情和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村民信任,现在湾寺村的烟地里,村民们正在忙着大田起垄、覆膜,兴产致富的劲头十足。
秤砣虽小压千斤,村官虽小责任大。村干部没有节假日,也不存在朝九晚五。有的只是干不完的工作,大到基础设施建设,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得管好。湾寺村是神河集镇供水的水源地,水质的好坏关系上万群众的安危,袁立定期组织村民对湾寺境内的河道垃圾进行清理,以确保集镇饮水安全;湾寺村有一条入组路暂时无人养护,他就动员他的家人义务养护;村里的五保户去世,他一马当先料理后事;有些无人照料的贫困户老人,他开车送住养老院;还有的群众因外出无法回来缴纳合疗和养老保险,他都先行垫付;他组织贫困劳动力定向就业、村内务工,确保就业全覆盖......但凡群众有什么困难之事他都乐于帮忙解决。
有人问他:“一年开大车收入二三十万,为啥放弃这么高的收入,非要去干那钱少还出力不讨好的村干部呢?”他只是微微一笑不搭理。有时他也会说:“趁着年轻,想为乡亲们办点事”。也有人问他“你当村干部后悔不?”他深吸一口气坚定的说:“不后悔”。
学习、进步、成熟是一个年轻干部的必经之路,在成绩的面前他并没有驻足,而是整装待发积极面对下一场“战役”。“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是他的格言,也是他践行自己初心和使命的动力。他表示,在巩固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新挑战中,将不辱使命,克难奋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