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伟
夏风掠过山间梯田,在旬阳市神河镇起伏的丘陵间掀起层层绿浪。当前正是烟叶生长的黄金时节,—株株烟苗整齐排列,宽大的叶片在骄阳下恣意舒展。在烟田里,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身影:神河镇的人大代表们挽起裤脚,俯身垄间,与汗流浃背的烟农并肩劳作。
代表把脉开方,技术甘霖润心田。神河镇人大精心组织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代表,将履职的阵地前移至烟农的田间地头。
“陈代表您看,这一大块烟叶子,前几天还绿油油的,这两天不知道怎么了,叶子上长满了黄斑点!”一位烟农急切地问。
“老大哥,这是真菌侵染的苗头。”拥有多年烤烟种植经验的镇人大代表陈先双蹲下身仔细查看,“赶紧打这个配方的药,重点喷叶背。”他的诊断快而准,几句话驱散了烟农脸上的愁云。
这样的场景在神河镇还有很多。代表们或蹲在田埂上,讲解培土要领;或顶着烈日,教农户精准把握追肥时机与用量;或在傍晚收工后,与大家围坐在一起交流烤烟种植技术。他们把复杂的科技语言,化作田垄上可触可感的“及时雨”,精准滴灌至烟田。
在人大代表的技术帮扶下,烟田长势喜人。“多亏陈代表他们,从移栽期抗旱护苗,到现在的除草、防虫治病,每一件事都盯得紧。你看这烟叶,厚实着呢!”望着叶面肥厚的烟株,烟农陈大哥站在自家地头脸上笑容舒展。“只要按代表教的法子,后期管护再加把劲,特别是烘烤时用上新建的智能烤房控好温湿度,今年这‘绿叶子’,准能烤成值钱的‘金叶子’!”他笑着说。
在神河镇,代表们不仅是技术的传播者,更是产业的带头人。他们率先示范科学种植,积极推广“合作社+农户”模式,将零散的土地连成片,把分散的农户聚成团,让村民在家门口的烟田里就能稳稳就业、持续增收。烤烟产业,已成为神河镇强村富民、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