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旬阳
春染陌上桑 共谱振兴曲——棕溪镇生态经济描绘乡村振兴新答卷
2022-05-12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许明成VHs安康新闻网

四月的秦巴山区,草木丰茂,翠帘叠嶂。一行车队穿山越岭疾驰向前。杨凌农科院的领导及专家一行,正赶往远在秦巴深处的旬阳市棕溪镇宇振蚕桑农业示范园。眼前重山绵延,沟岭纵横、村深林密。闻名而来的远客不免心生疑虑,在这高山远岭之处,会有一片产业“世外桃源”?VHs安康新闻网

老业新植  深山之巅建桑园VHs安康新闻网

汉水婉转东下,经过棕溪镇瓦房村口,进山十余公里,山路开始盘旋而上,在几经迂回曲折后来到山顶,一片豁然的明朗与惊喜迎目而来,只见一道道整装列阵的桑园依山而上,漫坡吐新的桑叶与四周环绕着高大的自然林,二者深浅分明,青绿相映,协调竟秀,映衬得整个山村一派生机盎然。VHs安康新闻网

一阵春风微微吹过,专家们怦然地心动与惊喜随着桑枝碧波翻涌。在绿叶摇动之间,工人们正忙着除草、翻犁、施肥、剪枝。在连连赞叹之余,很难想象这片郁郁葱葱的蚕桑基地曾是一片荒山凋村。这就是创业“牛人”莫振宇历经三年奋斗,在群山之巅建起的生态蚕桑“聚宝盆”。  VHs安康新闻网

“我是2019年‘由出转归,由商转农’回乡创业的。当时正值家乡号召脱贫攻坚,振兴产业。我们这里虽山高偏远,但空气好、环境美、无污染,就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产业。”正在田边忙碌的莫振宇与专家们热烈地聊了起来。    VHs安康新闻网

按照“科技兴业,老桑新植”的新理念,在生态桑园的密植上,专家们就看出了大文章。 VHs安康新闻网

每亩栽1000株,采取行距1.33米(4尺)、株距0.5米(1.5尺)栽植。这既提高了桑园产量,也便于机械化管理,小型机具可以直接进地。 桑园定植后进行定干,离地15厘米定干,每株留2—3个芽,第二年提高10厘米剪定,每个条上留2—3个芽,每亩培养枝条10000根左右,以后每年在同一部位剪伐,最后培养成树形整齐、生长潜能大的“三杈六拐十二拳”的丰产树形。   VHs安康新闻网

“我算了一笔账,将村民土地集中流转,把荒山荒坡利用起来,选育强桑1号、育711优良品种,按每亩桑采1000公斤桑枝来计算,蚕茧2000元,目前这200亩桑园到丰产期每年保守产值能达50余万元。”莫振宇信心满满地说着桑园的前景。VHs安康新闻网

老业新植,换了村颜。VHs安康新闻网

其实,蚕桑在当地也是老产业,但由于传统种植零星分散,各户单干,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抗风险能力差,所以蚕桑一直徘徊在“高潮撵,低潮砍”的怪圈。跳出老思维,立足新观念通过现代化,科技化,规模化发展,莫振宇硬是把曾经的荒山变绿田,让淘汰的老产业焕发新活力,把遗弃的桑树变成了致富的“摇钱树”。VHs安康新闻网

旧蚕新养 28天见现钱VHs安康新闻网

五月的初夏,山村渐热,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莫振宇的养蚕室。在园区近500平方的蚕室里,只见密密麻麻的蚕宝已过3眠,一片沙沙的蚕食声不绝于耳,犹如一首火热动听的盛夏曲。VHs安康新闻网

蚕室里, 自动给桑车正沿着轨道缓缓前进。工人站在踏板上转转身,动动手,一片片桑叶就送到了蚕宝宝口中。再过几天,这批蚕就能上簇了。木板方格簇自动升降,当木板下降到地面的时候。蚕宝们就会爬进方格结茧,待蚕茧成熟后自动取茧机、脱水机等设备全部自动化完成所有工序。   VHs安康新闻网

  “这条智能化养蚕生产线,仅需单人操作,一个人一天就可以供应20张蚕链 ,每年就能养蚕15批次,劳动效率提高四倍以上,生产周期也缩短至28天”。莫振宇一边演示,一边激情四益地介绍着蚕室的奥妙。以新蚕品种+地养模式+轨道送桑环节+机械助力上族系统,从自动添桑、除沙、恒温、消毒,到上簇、采茧等,蚕室的科技智能无处不在。这就是宇振生态蚕桑“破茧成蝶”的关键。VHs安康新闻网

旧蚕新养, 3年来宇振蚕桑基地通过不断探索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建立了简易高效“345”蚕桑生产技术体系即高效桑园建设三要素《品种、密度、树形》、管理四要点《机械作业、配方施肥、化学除草、间作套种》和简易养蚕五项技术《小蚕共育、大蚕蚕台育、多批次养蚕、自动上簇、机械消毒》。这让蚕桑的产业经越念越响亮,生态文章越写越精彩。VHs安康新闻网

农企融合   携手乡亲共发展VHs安康新闻网

 2021年莫振宇荣获为安康农村致富带头人,旬阳市人大代表。树大不忘根,致富带乡亲。按照“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宇振蚕桑基地同步把乡亲们整合镶嵌在增收链条上。通过在种桑、采桑、剪枝、施肥、喂养等劳务+订单带动、服务带动、资产入股带动、土地流转等分红,农企实现利益相融,效益共享。近两年来,园区累计带动当地农户60余人开展劳务2000个、分红10万余元、户均增收8000多元。VHs安康新闻网

 “自山上建了蚕桑基地,我们不用外出务工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这里条件好、又方便,一百块钱一天,一年下来有两万多块钱收入,同时还能够照料到家里”。已是园区老员工的赵建前一边捡拾蚕茧一边高兴地说到。 VHs安康新闻网

近70高龄的空巢老人莫居良更是乐开了花。“我现在年龄也大了,干不了重的体力活,养蚕活轻快,在这搭搭手干点零碎的事就有收入,还照看了门上,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也放心了,这多好呀!” VHs安康新闻网

宇振生态蚕桑园是新时代农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近年来,为破解山区发展难题,棕溪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政策的倾斜支持和产业的有益创新,以蚕桑,拐枣、核桃、魔芋,中药材种植等新型产业主体成长壮大,新型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聚合带动效应进一步扩大,有力地助推了兴业富农的高质量发展。VHs安康新闻网

登高远眺,山碧天净,桑绿村亮,好一幅秀丽画卷。宇振蚕桑示范园,一叶绿桑描绘出青山绿水,一寸小蚕托起村强民富。秦巴汉水,莽莽群山正赶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最精彩的发展答卷。VHs安康新闻网

 VHs安康新闻网

 VHs安康新闻网

(责编: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