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知业
三月的蜀河,高山之巅的龙潭村残雪尚未融尽,驻村工作队员的身影早已活跃在烟草育苗池旁,汉江和蜀河两岸的集镇村庄更是人车如流,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蜀河汉江大桥合龙,传统社火烧狮子活动成功举办,迪士尼毛绒玩具总部工厂落户,应急物资储备东区分库挂牌……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起步之年,旬阳市蜀河镇捷报频传。在这方18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8万蜀河人民正迸发出空前的热情和干劲,这是旬阳狠抓示范体系建设的生动缩影。
高度重视:有硬核举措
去年11月,省住建厅、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的实施方案》,蜀河镇成为全省100个乡村振兴示范镇之一。旬阳借机主动加压,将全市22个村6个样板区同蜀河一道纳入本级示范体系建设,把一镇独创扩展为全市共创,形成“一星引领、多星同辉”的齐抓共建氛围。
为精准定位发展方向,旬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把关,先后两次召开会议审定建设方案,为各示范点把脉定向。专门成立由代市长任组长的蜀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领导小组,结合职能分工,将市直相关部门及蜀河镇班子成员全部纳入并分解到8个专班,举市镇两级之力强势推进。此外,还安排省文联一名下派干部到蜀河挂职,进一步强化示范镇建设力量。
坚持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将蜀河纳入旬阳大旅游规划进行整体布局,为做到既突出古镇原生态特色避免同质化,又与区域总体环境保持协调,在充分听取部分镇村干部、“两代一委”、企业及外出务工能人等多方意见后,指导规划院到镇村企业和周边镇深入调研,驻场规划,现已完成初稿。
全力推进:能善作善成
对照示范镇建设“四个全面提升”要求,遵循“集镇集中布局、全镇节点打造”和“先紧要后提升”原则,广泛征求各村和驻镇单位意见,第一时间启动项目库规划编制工作,初定五年建设项目161个,涵盖基础设施到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
从思想动员入手,通过召开院落会、微信等宣传方式,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活动为抓手,迅速在全镇形成共建共享的合力。同时,由旬阳市级领导带队,组织镇村干部分两批到石泉参观学习,增强建设示范镇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短短三个多月,示范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归雁经济座谈会现场签约投资项目2.32亿元;春节前后特别是传统社火烧狮子吸引外地游客9万余人,带动消费逾1500万元;外河堤拆迁安置项目三通一平已近尾声;龙头嘴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完成广场建设及绿化配套,当年11个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0.75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额41%。
勇于探索:敢直面现实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示范镇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要透过考核之“表”,深度探索示范引领之“里”,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路径。
蜀河镇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空巢、留守”现象、先富带动后富缺少道德自觉及群众教育等现实问题,坚持将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及建立不完全以资本为主导的利益分配机制作为示范镇建设的重点探索方向,积极探寻破解之策。正在参加安康市委党校中青班学习的镇党委书记陈浩,就前期示范镇建设推进情况,在学员论坛作了《旬阳市蜀河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专题交流,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目前,蜀河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正如火如荼加快推进,各种发展要素不断聚集,各方建设力量快速汇聚,“千年古镇”活力焕发,“诗意蜀河”正从蓝图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