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旬阳
“织”就精彩人生
2021-09-30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张兆群Bgt安康新闻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用心去做,就会做出成绩!”这是施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Bgt安康新闻网

虽然身材娇小、性格温柔,但她却凭着一股“老陕人”天生不服输的倔强和坚持,在江苏省常州市的纺织技术领域磨炼基本功15年之久,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织”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并荣获了“江苏省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Bgt安康新闻网

在付出中收获成长Bgt安康新闻网

施玲家住旬阳市甘溪镇,2006年中专幼师毕业后,在当地政府就业服务的牵线搭桥下,来到常州金坛华茂金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了一名纺织女工。Bgt安康新闻网

认识施玲的人都说,她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初到常州,为了立足,她选择了公司里最艰苦的岗位——纺织车间上夜班。车间机器噪声大、劳动强度高,一个班下来,耳朵胀痛、嗡嗡作响,什么都听不到,同来的许多人都忍受不了选择了离开,她却一坚持就是15年。Bgt安康新闻网

刚进厂的施玲敏锐意识到,要想在厂里站住脚,光靠吃苦远远不够,必须要掌握技术这一“看家本领”。施玲便跟老师傅学习“前织”技术,上班时盯着老师傅,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下班后偷偷利用每一个休息时间,到车间里反复练习竹芊包卷的动作,从30秒、15秒、10秒,练到3秒包扎一个,突破了公司历史纪录。Bgt安康新闻网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施玲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入岗第二年的纺织操作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名。第三年,她又通过公司内部竞聘上岗,担任起粗纱组组长职务。Bgt安康新闻网

在挑战中品味甘苦Bgt安康新闻网

虽然岗位平凡,但施玲不甘平庸。她说,她喜欢那种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感觉。Bgt安康新闻网

15年来,施玲把工作当成事业干,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并条、粗纱、梳棉等生产线,都成为她施展才能、迅速成长的舞台。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施玲在公司的纺织操作比赛中夺得第一名,跻身行业技术能手,从组长提升到质检员。Bgt安康新闻网

有强烈上进心的施玲,不断总结经验,持之以恒地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她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一线生产经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多次参与技术改进,先后推动生产线上的单机管间条干均匀度由65%提高到95%、粗纱单产水平提高65%,帮助公司进一步优化了质量和产量问题。2019年,施玲出任公司前纺副主管,成为了常州金坛华茂金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当家人。Bgt安康新闻网

在前行中挑起重担Bgt安康新闻网

自己技能好不算啥,施玲还用心做好带头人。在公司里,热心的施玲总是积极主动“传帮带”,除上班时间,还利用业余时间做示范,“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操作,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2015年,公司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新疆投资建设,施玲主动承担新员工培训任务,其培养的44名新疆员工顺利通过考核走上工作岗位。Bgt安康新闻网

过硬的技术本领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使施玲在常州市纺织操作比赛中屡屡获奖,并荣获“江苏省优秀农民工”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施玲感激地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还因为正好赶上了苏陕协作帮扶就业的好机遇和国家弘扬工匠精神、为技能人才搭建舞台的大好时机,无论是我们享受的就业服务水平,还是技能人才的地位待遇,一直都在提高,从而激励我快速成长。”Bgt安康新闻网

“一花独放不是春。”多年来,施玲总想着为家乡人做点什么。她说:“我一定会更努力地工作,要用实际行动诠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更多像我一样缘于苏陕协作牵线搭桥,从旬阳来到常州的务工者做好引路人。”Bgt安康新闻网

(责编: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