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梁康莉
“我带着3个孩子上学,平时在楼下社区工厂上班,按件计报酬,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离家近,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挣钱糊口,我也过上了‘上班族’的生活嘞!”今年33岁的张艳琴是龙头嘴社区的搬迁群众,言语间穿针引线,动作娴熟,一个可爱的毛绒玩具迅速缝合完毕。
龙头嘴社区是旬阳县蜀河镇最大的搬迁小区,这里居住着1220户搬迁群众。蜀河镇经过前期调研摸底,坚持“大联小、强联弱、川联山、近联远”的思路,精准选定大东沟村党支部与龙头嘴社区党支部作为联建主体,率先推进“三联”共建机制。
“我们村的毛绒玩具工厂销量很好,村集体年底分红2万余元,提供了40个就业岗位,带动全村21户,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我们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效方面不用担心了。”大东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成良满怀信心地说。李成良介绍,当初包联单位为村上争取到毛绒玩具工厂项目,但是村内大部分群众都通过易地搬迁政策搬迁到了龙头嘴社区,社区工厂建设遇到两个难题:一是没厂房,二是缺人力。随即,大东沟村党支部就想到了龙头嘴社区党支部,村子与社区“抱团”,将毛绒玩具工厂建到龙头嘴社区里,既能解决项目落地的困境,又给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
“将毛绒玩具工厂建到了社区里,闲置的房子摇身一变,成了热闹的厂房,社区里的搬迁群众开启了‘上班族’的生活,整个搬迁小区由于工厂项目这汪‘活水’的注入,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勃,日子也有了新盼头。”龙头嘴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杰山认为,正是他们与大东沟村“抱团”发展,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设施条件资源共享,进而实现了利益共享。
近年来,蜀河镇通过“村+社区”区域联建、资源联享,以产业互助、优势互补、共建共赢为原则,拓宽产业联合发展平台,广大农民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由“单兵作战”转向“协同抱团”,资源配置由“粗放壮大配置”转向“精准供给”,有力推动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高效贯通,实现多元化利益共享、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下一步,蜀河镇将继续念好“联”字诀,加快“三变”改革步伐,凝聚农村力量、用活农村资源,奋力掀开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