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兆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就业难、企业用工荒、务工人员返乡聚集感染风险增大等问题,旬阳县结合实际推出“大摸底、大招工、大宣传、大走访、大帮扶”五大就业援助行动,全力以赴减负、稳岗、扩就业。
“大摸底”,夯实稳岗留工“基本盘”。依托全县村级劳务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通过调查摸底、信息比对、数据共享等形式,全面摸清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收集新社区工厂等用工需求,以及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和在职职工培训需求,建立实名制台账,明确帮扶对象,细化帮扶措施,提供精准服务。
“大招工”,打好用工对接“组合拳”。及时为县内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各类中小型企业等用工主体做好招工服务,全面归集岗位信息,通过短信、“旬阳县智慧人社”等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采用“秦云就业”“安康智慧人社”微信小程序在线招工报名登记,加强企业间用工调剂,支持共享用工,促进劳动者尽快求职就业。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鼓励留乡创业,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大宣传”,唱响“秦云就业”主旋律。推进“秦云就业”微信安装使用,助力企业和群众居家畅享公共就业服务。同时,梳理汇总中、省、市出台的支持就业创业等各项政策,分门别类列出政策适用的类型、承办部门、具体负责人和联系方式,借助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让企业和群众对政策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大走访”,跑出就业服务“加速度”。全面开展进村(社区)、入户、入企走访,开展送岗位上门、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等帮扶活动,引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好就业岗位推介和就业政策宣传和代办服务,确保符合条件人员应享尽享。摸排外出就业回旬人员、未返乡务工人员和省外留旬务工人员,做好就业岗位推荐、网上求职、线上培训、交通补贴申报等服务。
“大帮扶”,抓住重点群体的“牛鼻子”。春节期间,县、镇、村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不断线”“不打烊”的就业帮扶活动,特别是对零就业家庭、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通过“社区开发一批、企业吸纳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培训赋能一批”等措施帮扶就业。采取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贴时限延长至2021年底、给予线上培训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助力疫情期间企业稳岗留人。
截至目前,全县已收集县内新社区工厂、安康高新区、江苏常州等县内外重点企业共190家提供的3.3万个就业岗位,已定向推介招工信息3.3万余条;通过转移务工、扶持创业、技能培训等举措,积极引导108户退捕渔民有序转产就业;开发增设保洁保绿、基层协管等公益性岗位977个,目前已优先推荐627名贫困群众上岗;张贴、发放“秦云就业”海报及宣传彩页2000余份,推送“秦云就业”宣传短信3万余条,引导群众注册使用,享受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