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蕾 李从棪
眼下,正是秋冬种植的好时机,旬阳县金寨镇的烟农们开始了备耕的重头戏——冬至前深翻冻土。走进金寨镇寨河社区三组烟地,55岁的吉兴美与妻子正忙碌着翻地。
吉兴美家里4口人,两个孩子在外务工。因年龄原因他不再外出务工,从2017年开始,吉兴美便开始种烟。
对于吉兴美来说,种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2017年开始栽烟,种了80亩。刚开始种烟,技术不很成熟,收益不很好,那一年赔了十几万。当时也想过放弃种烟,但是想着自己年龄大了,没办法出去打工,自己又闲不住,在镇村干部和烟站工作人员的鼓励下,还是继续种烟了。”初次失利后,吉兴美认真总结原因,虚心向技术员和大户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终于扭亏为盈。
今年吉兴美种植烤烟100亩,“从种烟到最后烘烤,我都是请人来给帮忙的,今年在我这儿长期帮忙种烟的有20多个人,基本上都是贫困户,一天给他们开100元工资。”
“现在烤烟种植扶持政策多,只要能精心管护,科学种植,虽然很累,但肯定能赚到钱,同时还能带动周围的乡邻增收,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吉兴美笑呵呵地说。
同样从烤烟中获益的还有村民郭道庆。今年72岁的郭道庆,是金寨镇谭家院社区一位资深的老烟农了,家里5口人,儿子、儿媳在镇上打零工,两个孙子正在读书。
“应该是从1991年开始,我们这儿发展烟草产业,我就开始种烟了,到现在每年都种。中间有段时间因为要照顾老伴儿,所以种的面积不是特别多,但是从来没有断过。”郭道庆回忆道。
据了解,郭道庆的老伴儿生前小脑萎缩,一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连上厕所都是郭道庆背着去,去年刚刚去世。即便是这样,他仍然没有放弃种烟。“从她50多岁开始,一直到去年,每天都是给她喂饭,把她安顿好了之后,我再上坡干活,忙的时候就请别人帮忙做。”就这样,一边照顾老伴儿,一边种烟,十几年如一日,郭道庆坚持了下来。
今年年初,郭道庆流转了18亩地种植烟草。“今年总共卖了6万多元,给人开完工钱后,自己能赚2万元。还是得感谢政府和烟站,他们对我很照顾,给我送农药到烟地,告诉我应该怎样防病虫害。卖烟的时候帮我装车、卸车,还在价格上照顾我。”郭道庆激动地说。眼下,郭道庆正在进行冬翻地,赶在年前把地整好,为明年栽烟做好准备。
在金寨镇,像吉兴美一样的种烟大户,像郭道庆一样自强自立、勤苦劳作的“铁杆”烟农还有很多。近年来,为壮大烟草产业发展,该镇主动帮烟农协调流转土地、落实补贴政策,建立烤烟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带动模式,不断完善减贫益贫机制。今年,金寨镇完成6500亩烟草种植面积,实现收购产量133.1万斤,产值1800万元,实现税收3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