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治乾 华荣艳
妈妈,你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爸爸也上班去了,你们都在外面我好害怕,好想疫情结束了你能早点回来。”收到正在上初三的女儿发来的微信,作为吕河中心卫生院一线检疫值守人员的华洁,顿时抑制不住多日来的压抑和难过,泪流满面。
二十天了,从初二接到命令开始上班,除了中间有事在家住了一晚上,已经很久没有回过旬阳的家了。而她,工作的吕河镇,距离自己的家,只不过10分钟车程。
作为医护人员,时刻准备着,作为共产党员,义不容辞。华洁从被抽调为高速路口检疫值守人员那一刻起。她深知这份工作的危险系数,对自己意味着未知!更知道这份工作对全体旬阳人来说,意味着已知。
2月1日,正在忙碌的华洁接到家里电话,一向疼爱自己的奶奶过世了,她忍着悲痛值完班才于深夜赶回吊唁。作为医务人员的她知道疫情严峻性,便给直系亲属做工作,在没有惊动其他亲人和周围群众下匆匆下葬。她说:“我来不及尽孝,更重要的是,来不及告别,而这一别成为永别!”
她把悲痛化作坚强。吕河高速路口的车辆川流不息,奔走急行的人在乘车出出进进。华洁和她的战友,用自己的方式,检视着每一个来旬的人,他们可能来自湖北,来自武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经华洁和战友们给体温检测,尽可能的做好第一层守护。如果说这次亲人的离开,她还做了最后的告别,而时隔2天自己伯母的离开,她连告别仪式都没来得及参加。“我的大妈和自己的母亲一样,把自己当女儿看待,感觉自己大不孝。”华洁强忍着悲痛,抬头看了看南来北往的车辆。
逝者已逝,她明白。当前疫情防控更重要,全县下了“外防输入,严防死守”的命令。作为身处第一道防线的她,筛查、监测、报告、值守成为单调、孤独和坚守的代名词。
吕河中心卫生院被征用为集中隔离区,2月6日,院长王荣锋在工作群里通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征求意见,一类持续在检测点轮值,二类轮流到桂花卫生院开展工作,速度上报。”华洁毫不犹豫的写上“一类”。
所谓的一类,就是把坚守留给自己,把后方留给同事。和她一样,包括院长在内的15人选择把危险留给自己,他们自己用很平实的话说:“即使有感染风险,就让我们这些人承担,不想拖累更多的人”。
生产一线也是防疫前线!华洁的丈夫王涛在旬阳宝通专用部件汽车公司上班,作为县上重点企业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复工也成为一场战斗。王涛早早走上工作岗位,开着多功能消毒车在白柳、城区各单位及公共场所喷洒消毒。唯一欣慰的是,他的上班时间比较规律,每天晚上六点可以按时下班给女儿做饭。作为丈夫,虽然辛苦,但想着妻子一直在一线辛苦而且危险,他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执勤轮休的时候,华洁总会想起远在西安的父母,总是有太多的牵挂和辛酸,因为疫情,半年未见的父母好不容易从西安回家过年,春节里连面都没见上一次。年迈的父母时常打电话,几次都要哭了,他们知道女儿做的事很危险。
采访中得知,华洁现在最放心不下的是女儿和丈夫,女儿正是初三马上面临中考的关键时期,不知道她能不能习惯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不知道她能不能在这场灾难中学会长大。丈夫天天在一线消杀,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好防护,不知道他能不能理解自己。而最让她欣慰的是,一场疫情,让原本娇惯的女儿一下懂事很多。一个人在家每天除了学习,饿了就热着吃爸爸专门留下的饭菜,偶尔也会和妈妈聊会天,丈夫王涛有时间就和自己视频,互相鼓励安慰,让他们似乎又把天涯,变成了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