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黎小花
立春过后,温暖的阳光洒向旬阳县小河镇张家沟村金黄的土地上。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一路驱车到山顶,地里勤劳的人们早早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放眼望去,一片忙碌的景象。
村民刘家平早早起来吃完饭,和妻子来到自家的烟地里开始了二次整地。
“疫情期间,我们没走亲戚。现在趁着好天气赶紧把烟地收拾整齐,深翻出来的地越早栽烟长得越好!”刘家平边挥动着锄头边说。
刘家平是张家沟村三组的贫困户,今年41岁,家里5口人。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原本家里一直靠发展烤烟增加收入的他,在镇村干部的反复引导和帮扶下,扩大了烤烟规模,仅2016年烟草收入就5万多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2017年烟草收入6万多元,2018年烟草收入7万余元,2019年仅烟草收入11万余元。空闲时间,还发展养殖和种植业,养猪2头、牛2头、鸡30只,种植玉米5000斤,烤酒500斤,共计收入2.5万元。”刘家平给我们不停地细数着家里这些年的变化,脸上充满自信。
“父亲今年70多岁了,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是个特别勤劳的人,起早睡晚,那些年,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展烟草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生活太苦了!”刘家平看着坐在对面的父亲。
刘家平的父亲刘呈武,是原张家沟村的老支书。谈及吃苦的那些年,老人打开了话匣子。“1986年,是原康坪乡政府第一年发展烟草,那年我才40岁,当时响应号召,种了5.3亩,卖了1000元,当时还到乡政府做经验交流呢!”刘呈武谈起当年发展烤烟产业,记忆犹新。
“1995年,我又发展了10亩,卖了1万块,是全村第一个万元户哩!现在我老了,让儿子继续发展烤烟,每年的收入还是相当不错的。”老人越说越激动。
“我们农民啊,就是靠土地生活,只要人勤快,没有过不好的日子,人一辈子勤劳最宝贵。”刘家平边说边发出感慨。“我们家有今天,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
刘家平的大女儿今年上大四。“我大女儿在学校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优异,大二和大三连续两年拿奖学金两万元,工作已经签到深圳一家电子公司,明年七月就上班了。”刘家平的妻子杨秀芳嘴角始终挂着微笑。“我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村委会帮助流转土地6亩,加上自家的30多亩,2020年计划种植40亩烤烟。”刘家平对来年充满信心。
刘家平成为张家沟村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榜样,在他的带动下,张家沟村2020年落实烤烟500亩,预计人均增收6000元。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就得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抓好烤烟生产。”刘家平说。
人勤春更早。“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小河镇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各村以户为单位,抢抓时令,提前筹备发展烟草产业,全镇共育苗580床,预计可以保障种植烤烟6000余亩,为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