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旬阳
刘贵棠和他的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
2017-05-11  来源:本站原创

 IMG_6196.jpgGNj安康新闻网

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张乔)记者见到刘贵棠时,他正在自己创建的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里,给旬阳一中的学生们讲解汉江航运的历史变迁。在汉江航运博物馆的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幅的纤夫拉船上滩的画面,安康旬阳汉江水运发展历史悠久,在2000年前就有了渡口,航运在以前是货物交流、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GNj安康新闻网

上世纪80年代起,刘贵棠就跟汉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随船的船工,到交通运输卖票跟踪,再到筹建汉江航运博物馆,他整天就像陀螺一样,围着它不停的旋转。尤其有关航运船工的故事,码头渡口,航运物件等等,刘贵棠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追出个究竟。他的嘴巴跟挖掘机一样,总会不停的探询一些与航运,渡口,码头有关的资料,即使没有收获,至少也有了线索。单位用废的打印纸是他的记录卡片,编上号码,随时记录。相机从母亲赞助的第一台梅花牌胶卷机到微单,单反的不断更新,他在路途路尾,在无数个节假日里不停的咔擦着,许多见证变迁的珍贵历史瞬间被他定格,成为“旬阳照片大杂烩”,被称为“没有编制的超准记者”。三千里汉江,流经六十八县市,无数的支流及其流域,都是刘贵棠的工作面,无数次的采访,文物征集,口述历史事件整理,都是他步履匆匆铿锵的步点。GNj安康新闻网

一架相机,一肩背包,风尘仆仆,步履匆匆,刘贵棠30年如一日,3000里汉江遍布足迹,在陕西、湖北、河南等省收集了数千件的珍贵航运实物、拍摄了30000余张图片资料、收集大量的文献档案,向世人展示汉江流域社会变迁发展历程。用自己的努力,促成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的建成。总面积1600平方米,展厅300平方米的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已于2015年5月1日建成开馆,向世人展示了汉江整条流域的兴衰。GNj安康新闻网

从远古时期汉江沿岸石器时代遗迹、先民结绳制木筏渔猎活动到近现代大型木船、钢质机动驳船的应用;从古代巴人象形文字“船”字的写法到历代船制制造工艺的不断演进;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汉江航运给交通闭塞的陕南带来的变化,三线建设和汉江梯级开发,更是浸透着汉江航运不可磨灭地历史功绩。航博馆以大量的文物和史料,直观再现汉江航运的历史。航博馆内种类繁多的船舶收藏品,大到各种不同样式的船模、铁锚、铜盆、纤绳、陶罐、水缸、马灯、算盘、鱼网、船工厨具餐具;小到船票、船员证、安全证等,还有太多不认识的物件。对于这些,刘贵棠却能如数家珍,对每个收藏品都能讲出一段故事。GNj安康新闻网

《汉水安康》摄制组在旬阳沿线拍摄期间,刘贵棠全力以赴积极配合,随叫随到,《汉水安康》全方位展示了安康旬阳沿线航运人文历史文化,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航运博物馆“汉水汉韵,利涉大川,文武辉映,扬帆未来”等内容,生动展示了汉江悠久的航运明文和厚重的历史故事,全面系统地向社会展示了“三千里汉江黄金水道,五千年中华航运文明”。GNj安康新闻网

“2015中国爱故乡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12月在北京举行,刘贵棠荣获“2015中国爱故乡十大年度人物”。刘贵棠的颁奖词是:他,从博物馆这个角度,对家乡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白手起家,一人东奔西跑,历经了30年的艰辛,足迹遍布汉江3000里,坚持到今日,形成这样一个规模,这样一个数量,这样一个系统的汉江航运博物馆,实现了对家乡、对中国大文化的历史资料的补充,在乡土性、地方性和行业性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令人惊叹。GNj安康新闻网

1/6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