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宋世兵)立夏过后,昔日宁静的石泉县迎丰镇梧桐村异常繁忙,从没下田干过农活的70后“女汉子”徐奇芳正带领一帮老爷们儿在田里插秧。拔秧苗、抛秧、插秧,一身泥的徐奇芳像打了鸡血,干劲十足。
提起徐奇芳,迎丰镇梧桐寺村的乡里乡亲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975年出生的她自卫校毕业后一直在石泉、安康等地经营药品生意,毅然放弃效益相当可观的事业而选择回乡务农,种植现在好多农民都不愿种植的水稻,在乡亲们看来,这姑娘“疯”了。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大量田地闲置而无人耕种,加之水稻种植又费工费力,传统方式种植水稻,大都采用旋耕机耕种、化肥壮苗、药物除草,生产成本大,所产大米质量差,扣除人工等生产成本,往往都是“除了锅巴没得饭”。 而梧桐村坐落在云雾山下,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水田资源丰富,纯天然富硒山泉水可常年灌溉稻田,如果采用原生态种植模式生产有机富硒大米,梧桐村的稻田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徐奇芳正是看到了这个商机,2015年初,她在家人的质疑与反对下,毅然弃商从粮,流转了二十多亩水田,选择宜香-215优良稻种,采用牛耕田、人工插秧、施有机肥、生物防病虫害等原生态种植方式,生产无公害有机富硒大米。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机绿色产品尤其倍受人们青睐,我种的水稻全部采用原生态方式种植,没有任何污染,不仅营养好,吃着也放心,肯定有市场。”徐奇芳对她的无公害水稻充满了信心。在她的带领下,梧桐村已有20多户农户改种优质有机稻,全村共发展有机到种植60多亩。目前,她正着手成立有机稻种植合作社,谋划加工厂房建设,她计划明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更多的村民种植。
作为一个从未涉足农业的门外汉,徐奇芳有一个更大的理想,那就是让消费者吃到放心的米,让乡亲们赚更多的钱,她要把她的有机富硒大米卖向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