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孟少猛 王利
“县文化馆的老师教我们练毛笔字,现在我已经能写不少基本字了。”8月12日,在石泉县城关镇珍珠社区暑期少儿兴趣班上,学员贺欣怡难掩喜悦。
这个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暑期少儿兴趣班,正源于该社区通过“文共体智慧云平台”的“点单”预约服务。珍珠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胡德芳介绍,社区联合县妇联、文化馆等单位,依据辖区儿童兴趣与家长意见,量身定制项目、精选师资,让文化服务实现精准、广泛、高效。
今年以来,石泉县创新推动紧密型城乡文共体建设,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数字化、融合化为方向,整合城乡文化资源,打造“泉民文化大集市”,依托县文共体总中心、镇分中心、村(社区)子中心及景区景点,定期开展文化演出、活动交流、展演展览、教育培训、电影放映、读书沙龙、非遗产品展销等活动,精准滋养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让城乡文化资源活水涌动。
夜幕下的秦巴老街文化集市歌声飞扬,市民游客齐声合唱《歌唱祖国》,气氛无比热烈。西安游客徐月月感叹:“石泉山清水秀,文化氛围更浓厚!”城关镇老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世元表示,社区依托文共体子中心,充分发挥2个协会、6支队伍的文化主力军作用,定期展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让居民和游客共享文化盛宴。
池河镇金蚕文化集市同样独具特色,该镇将惠民政策、孝义文化、科技知识融入文艺节目,小演员邓博熙参演后深受触动:“我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以后要多帮他们做事。”观众邱杨也称赞道:“这些节目寓教于乐,对大人小孩都有启发。”池河镇宣传委员刘垚介绍,该镇围绕“鎏金铜蚕·丝路之源”品牌,整合展馆、图书馆等资源,让公共文化服务融入日常。上半年全镇各阵地已举办文化活动40余场,服务群众超5000人次。
如今,石泉县已构建起“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推动城乡文化资源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城关镇、池河镇、后柳镇3个市级示范文共体分中心及秦巴老街、金蚕等特色文化集市,初步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韵味”的文化景象。
“今后,我们将围绕紧密型城乡文共体建设要求,创新载体、拓展内涵、提升质效,推动‘泉民文化大集市’覆盖全县所有镇村(社区),让丰富的文化活动凝聚群众,让优质的文化成果惠及群众。”石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勇祥说。